第437章 珞麓书院(1 / 2)

加入书签

第437章 珞麓书院

2017-04-26 作者: 墨冷千洲

第437章 珞麓书院

提起珞珈圣山,不得不先提山脚下的一座书院——“珞麓书院”。

说起珞麓书院,就得先谈谈书院的来历,这又要牵扯到珞珈界人族久远的历史。

远古之时,人族先民在珞珈界躬耕劳作繁衍生息,规模壮大后,一个个部落便结成联盟,互相征伐或抵御外族入侵。联盟再发展就出现了一个个国家。

据残缺的史书所载,上古时珞珈界中最先崛起的五个大国分别是“樱之国”、“枫之国”、“梅之国”、“桃之国”以及“湖滨国”。五大古国瓜分珞珈界,从珞珈山到云梦泽,从茶港沼泽到月亮湖,南北东西,人族势力也曾盛极一时。

但原始国家时期一过,各族道法兴旺,人族遂处于劣势,沦为各族盘中餐。直到盘古女娲、炎黄二帝兴起,人族才算扳回一城。

如今的珞珈界对五大古国知之甚少,大部分珞珈人所知的珞珈界历史是从人族被各族侵吞蹂躏、在万族夹缝中瑟瑟发抖时开始的。

沧海桑田,珞珈界中各族倾轧,你来我往,人族几度兴衰,有关五大古国的片段日渐凋零,几乎无人记起。

可珞珈界不是凭空而有,在珞珈界之前的荆楚帝国乃是威震星宇的人族最强帝国之一,它破灭后留下的遗迹中诞生的远古人族先民,哪怕相对荆楚帝国来说弱小不堪,可比起如今的珞珈人怕是强盛得多。

因此,说原始,其实并不原始,现在的珞珈人看到的史书许多也是经过外族篡改的,弱化人族,掩藏真相,想要让人族自甘堕落,安于贫弱。

天可怜见,在人族差点灭绝时,出了一位珞樱大帝。

有关珞樱大帝的传说不胜枚举,此处只谈他与珞麓书院的渊源。

在五大古国共治珞珈时,但凡遇到事关珞珈兴衰的大事五国就举行会盟。彼时珞珈山还相当荒芜,五国遂在山脚下建立一座书院,平时各国派高手坐镇讲学,互通道法,会盟时便作为各国帝王下榻之所,此即珞麓书院的前身。

后来五国王室衰微,国内诸侯并起,原本商谈国是的珞麓会盟成为诸侯王争权夺利的舞台,能成为珞麓会盟的盟主,实际上就成了珞珈界的霸主。

五大古国虽灭,可五国遗民数目仍多,这些人有心复国,每每暗中斡旋,但时过境迁,屡屡失败。到了“五妖乱珞珈”时期,五国遗民由于血脉古老,对抗妖族更得心应手,在乱世中反而逆势崛起,他们实际上成为当时珞珈修真界的主力。

幸亏有他们,人族方能在“五妖乱珞珈”的黑暗时期免遭灭顶之灾,虽然死伤惨重,但人族毕竟挺住了。

珞樱大帝出生的村子处于古时“樱之国”的腹地,他在珞珈山悟道成圣后,一方面得到所有人族的认可,另一方面由于血脉关系,他首先得到“樱之国”遗民的誓死效忠,并在珞麓书院时隔数十万年再次举行“珞麓会盟”。

会盟期间,珞樱大帝秉承诸圣意志,说服五大古国遗民放弃复国之念,提出在新的时代建立新的人族帝国,一个大一统的最强盛的人族帝国。五国遗民交出传国玉玺,珞樱大帝以五国玉玺为核心,采永恒樱花大道之烙印,炼制成新的镇国玉玺——“樱花玉玺”。

又为了避免将来的珞樱帝国一家独大,做出危害珞珈之事,五国遗民提出保留修真界的“珞麓会盟”,并将珞珈修真界分为五大区域——“樱园”、“梅园”、“枫园”、“桃园”以及“湖滨”。“珞麓会盟”不受帝命,只对大道负责。

简单来说就是,珞樱帝国虽然大,可它的疆域并没有完全覆盖珞珈界,比如北方五派所在的疆域不归珞樱帝国管辖。但“珞麓会盟”能够号令整个珞珈修真界,包括北方五派。

因此,珞珈界共有两大书院,一是樱花城堡顶端的“樱顶书院”,二是珞珈圣山脚下的“珞麓书院”。前者号令帝国子民,主要显示的是珞樱帝国的权威。而后者是珞樱帝室、儒道释三门、正道四十大派等等共商大事之地。

比如每十年一次的“珞樱论道”,它的发起者并不是珞樱帝国,而是以“珞麓书院”的名义发起,每次由不同的盟主主持。上次苏谪参加的“珞樱论道”恰好是珞樱帝室执牛耳。当然如今“珞樱论道”的盟主只在帝室和儒道释三门中轮流。

真说起来的话,“樱顶书院”和“珞麓书院”在珞珈人心中已经没什么太大区别,不管是谁发号施令,珞珈人都乐意响应。只不过正式的大事还得师出有名,这次珞珈圣山十七圣殿出世,号召全珞珈界优秀弟子登山面圣的“回珈令”是由珞麓书院颁布。

若由樱顶书院颁布则不免让人议论,珞珈圣山属于全人族,并非珞樱帝国一家之物,而“回珈令”也不便由珞樱帝室传达全珞珈界。

北方五派疆域内的王国都归附珞樱帝国,像珞珈圣山南边经纬门所处的王国则根本不听珞樱帝国的话,山高皇帝远,它做自己的皇帝就好。但“珞麓书院”就有资格号令经纬门派出精英来珞珈圣山参与探索十七圣殿的行动。

珞珈山脉连绵数千万里,东西走向,珞麓书院在珞珈山脉最西边的山脚下,它恰好在梅园的正南方。

所以准确点说的话,珞珈山是在珞珈界的西南边……

珞麓书院几经战火,几度重建,南北走向依山而造,正门朝西,屋檐一应是绿色琉璃瓦装饰,石墙经过岁月剥蚀有点发暗,却越发显得古老庄重,气度不凡。书院最近一次修缮是两万年前,年头确是不短了。

在鉴海劳顿一年的珞珈正道各派没来及休息,马不停蹄赶来珞麓书院,在此集合共同商议上珞珈圣山的事宜。顺便还要等等各派新派出的弟子们。

去鉴海的大多是有点修为的弟子,在门中年轻一辈里算是高手。但既然是去珞珈山,各派难得如此良机,自然想让更多弟子有机会亲自得到诸圣指点,所以许多人道境、拟道境甚至道种境的小弟子都被派了过来。

珞麓书院颁布的“回珈令”只是顺水推舟,响应大家的热情罢了。这还用命令?大家主动得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