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英伦盛景(1 / 2)
时隔多年,当夏树再次乘船进入泰晤士河口时,恍然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大战之前的岁月。这里的航道依然是那样的繁忙,大大小小的船只有如过江之鲫,河畔的房屋建筑鳞次栉比,根本看不到战火遗留的痕迹。
重新回到祖国,夏洛特的心情看起来颇为复杂,以致于两人呆在一起的时候,罕见地出现了长时间的沉默。夏树同样思绪复杂,却没有多少是因为眼前这个国度,在他们离开俄国之后,那里果如旧时空一般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沙皇政权被革命者推翻,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家人先是遭到软禁,而后又被驱离皇室领地,放逐到了西伯利亚的劳动营地。在此之间,有消息说俄国新政权曾考虑让尼古拉二世一家接受他国庇护,从而离开俄国踏上流亡之旅,但没有一个国家表示愿意接纳。曾在欧洲大陆叱咤风云的罗曼诺夫王朝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人唏嘘。
时光若是倒流十年,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许能够取得成功,然而时至今日,无产阶级运动的规模、组织性以及目的明确性远非代表资产阶级的政客们所能比拟,马克思主义革命已经深深扎根于基层劳动者和士兵中间,只待革命领袖一呼而起,便能够摧枯拉朽地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除非俄国资产阶级政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拿出足以改变社会现状的办法来,从根本上化解广大基层民众的极端不满情绪,才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宿命,否则就算列强国家真的进行武装干涉,也难以改变苏俄崛起的历史趋势,那时候的欧洲乃至世界格局,将会出现更多不利于同盟国阵营的因素,继而对夏树的爱尔兰王国起到无法预计的影响与冲击,然而以爱尔兰目前的国际政治地位,想要强行撬动俄国局势既不现实也不明智,夏树所能做的只能是静观其变,顺势而为。
在伦敦东部的皇家码头,英国王室和政府为爱尔兰国王夫妇的到来准备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在夏洛特-希尔成为爱尔兰王后之前,乔治五世根据特别法令授予了她塞特福德女伯爵的贵族头衔,从而表明了英国王室对这桩婚姻的支持态度。在爱尔兰工业、经济乃至国际影响力攀升迅速的情况下,英国各阶层也希望能够改善英爱两国的政治外交关系,使两国从对抗竞争走向合作发展。
爱尔兰的综合实力不同往日,英王乔治五世亲率王公贵族和政要官员们来到码头迎候。包括希尔公爵在内,希尔家族的主要成员们亦在其列,并被安排在了较为显赫的位置。在夏树看来,夏洛特既有坚强勇敢、独立自信的一面,能够挑战世俗,坚守自己的爱情信念,也有善良顾家的一面,她不忍心自己的家人受到委屈伤害,所以当年不辞而别,返回英国,如今希尔家族不仅没像她担心的那样受到舆论责难,还受到了多数国人的尊敬,自是喜出望外,心潮澎湃。
照顾夏洛特的心情,夏树对英国人的热情还以友善表现。在前往白金汉宫途中,他全程面带微笑,不断从车里向街旁的人群挥手致意,亦借此机会观察英国民众,从而对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现状做出分析。从英国官方公布的经济数据和舆论报道情况来看,从1917年开始,英国的工业经济就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复苏势头,纺织、冶金、航运、制造、军工等优势产业重新加满动力,这一点在爱尔兰举办的利默里克世博会得到了客观体现。在伦敦街头,夏树看到的英国民众精神饱满、肤色健康、衣着时髦,大部分道路和公共设施修葺一新,沿街的橱窗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店铺鲜有空置或关门闭客……这座战前拥有七百万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无论繁华程度还是历史底蕴都是首屈一指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描述如今的伦敦与利默里克,前者是有地位、有内涵而且衣饰考究、举止得体的老绅士,后者则是出身普通家庭、事业小有成就并且努力跻身上流社会的青年,衣着和言行看起来有模有样,而且还有些吸引人的新潮特点,但在细节上却还不乏毛糙之处,总体给人的感觉远不如老绅士那么体面端庄。
从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算起,英国人纵横大洋已有三百多年,而从1763打败法国以来,英国称霸世界已有一个半世纪。从后世历史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来看,英国的崛起和强大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而其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宪政体制的形成与完善,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结构性和制度性支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