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灵机一动(1 / 2)

加入书签

送走了严望嵩,又跟李东远聊了一会儿关于县里面的事情,李东远告诉徐君然,以后如果有事情,可以去县局找刘柳,他已经私下跟刘柳表过态,刘柳还是可以信任的。

徐君然点头答应着,他也知道,自己今后想要在武德县呆下去,刘柳这个县局局长肯定是要结交的,毕竟不管什么时候,公安政法战线都得有熟人才好办事。

坐在原本属于李逸风的房间里,徐君然拿出钢笔,想要写一点东西,可却犹豫了起来。

严望嵩以自己退休的代价,取得了朱逸群的支持,而他支持的人,则是徐君然。

按照严望嵩的想法,自己退休之后,就等于把武德县的权力移交给杨维天,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杨维天能够尽力提拔徐君然,等到徐君然以后做到正科级干部的时候,有了这么一层关系在,朱逸群就得支持徐君然了。

不得不说,如果徐君然不是重生者,严望嵩这个打算会很成功的,可以说是一条青云大路,只要徐君然按部就班的做好现在的工作,以后的前途肯定要比现在明朗的多,毕竟有一个正厅级的领导支持,总比现在强。

可实际上,徐君然只能感慨造物弄人。

今时今日的自己,还用得着在意朱逸群的态度么?

徐君然扪心自问之后,〖答〗案很明显,只要自己能把现在的工作搞好,今后完全可以自成一统。

哲学上讲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徐君然很清楚自己现在面临的局面,严望嵩固然是好心,希望自己能靠上朱逸群这条大船,为以后的仕途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础。可徐君然却知道,自己根本不需要考虑那个事情,只要把李家镇乃至武德县的经济搞出特色来,不说别人,单单是那位省委一把手周德亮,就不会亏待自己。

按照周德亮话里面透露出来的意思,自己的那篇文章恐怕已经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了,之所以没有找上自己,恐怕一方面是因为摸不准上面的态度,另外一方面,则是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曹家的人。那既然如此,徐君然就必须要在其他势力对自己下手或者批评之前,把李家镇公社乃至武德县各个项目搞起来,把摊子铺起来,这样的话,出了成绩,成为焦点,进入那位老人家的发言,等到八十年代中后期的改革大潮之时,自己必定会成为改革派的先锋,有了这么个帽子在脑袋上,不怕日后仕途不畅。

不得不说,徐君然重生所能够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对于大方向的把握,他虽然不一定清楚具体要做什么,可对于大局观的判断却是常人所不及的,这也就使得徐君然起码不会走错方向。

沉吟了一会儿,徐君然拿着钢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包括稻田养鱼基地、建筑公司和啤酒厂,犹豫了一下,他觉得,光有这些东西,似乎还不够引起重视,毕竟上面要看的,是真正的成绩,如果自己能够在一两年内让李家镇公社发展起来的话,就等于是为改革派树立了一杆大旗,有这个首功在,自己就不怕了。

只不过,除了这些东西,如今的武德县,还能搞什么呢?

眉头紧皱着,徐君然拿着钢笔比划了半天,却发现,如今武德县不管想要搞什么企业,都绕不过一个最麻烦的事情,那就是交通问题。

武德县的路,太破了!

交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地区跟外界沟通的畅通,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地区的交通是否发达,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否长期保持一个稳定速度。但可惜的是,武德县的交通,实在是让人难以提起兴趣来。

连县城里面的路,都是那种磕磕绊绊的土路,一到雨雪天气,整个县里面的路就开始泥泞不堪,出门一趟都要穿着靴子才行,就更不要说下面的公社、生产队的路了,基本上要是从公社到县城,开着拖拉机也得走上几个小时。

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口号现在还没有被提出来,但是徐君然却清楚的知道,想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改善交通条件。

“修路!”

徐君然在纸上写下了这两个字,下一刻脸色就不由得苦笑起来。

知易行难,说起来简单的事情,真正付诸行动,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尤其是武德县如今的这个财政,想要修一条路的话,谈何容易?徐君然不是不清楚这个情况,可他也清楚,要是不修路的话,武德县才是真正没有什么发展了。

稻田养鱼固然是一个好项目,但是真正带来利润的,还得是把产品卖出去才行。还有啤酒厂改制变成白酒厂,要是没有良好的交通,这些东西卖不出去不说,堆在手里面根本就没办法变成钱,反倒是一个累赘。

只不过,修路的费用着实不低,以武德县的财政状况,别说修筑一条通向市区的公路了,就连县里面的道路,一直以来也都是那么糊弄着修修补补,交通局是个清水衙门,每年那点经费够维修的就不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