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The Mass》(1 / 2)

加入书签

转眼间,时间已经进入了1628年。这一天,在罗马混的斐迪南,突然跑来撒丁岛散心,顺便和阿方索聊聊天。

撒丁岛离罗马不远,只有200多公里,坐快船一天多就能抵达。所以,斐迪南来撒丁岛也不是特别费事。

不过,这次斐迪南来撒丁岛,除了要从阿方索这里讨点“活动经费”,其实也有避避风头的意思。

罗马教廷,其实经常举行宗教仪式,并进行唱赞美诗和宗教歌曲的活动,并还有评比活动。

斐迪南年轻英俊,加上嗓子不错,身为大主教的他,竟然主动要求加入唱诗班,吟唱赞美诗和宗教歌曲。

可是,因为圣诞节后匆匆地从马德里赶回去,排练时间比较少。斐迪南自己带的那个男女混搭的唱诗班,在新年的宗教仪式上丢了一把脸。尤其是,爱出风头的斐迪南,还是他们那个唱诗班的主唱……

在仪式上,斐迪南这个家伙出了大丑,不但唱得跑了调,还和唱诗班其他成员很不搭调。所以,他的唱诗班表演效果很差,还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斐迪南感觉非常没有面子,@↘,就跑到撒丁岛来,避一避风头,打算等那件事情淡了以后,再回罗马。

阿方索其实也很想笑,他可以想象得出斐迪南出糗的倒霉样儿。不过,作为兄弟,阿方索决定拉他一把。

作为一个从21世纪过来的人,那可是经过海量的音乐轰炸的。而且,大学时,阿方索有个舍友,就特么是个基督徒,老特么在宿舍播放基督教音乐,让他崩溃。

当然,也不是所有宗教音乐都让阿方索反感。比如那首著名的《themass》,就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而且大气磅礴,绝对堪称经典。

而且,其歌词,恰好是拉丁文,在这个年代,非常的合时宜。唯一不合时宜的,大概就是其中的交响乐了。

因为,这个年代,唱诗班的配音,也就是使用管风琴这样的简单乐器了。其余乐器,并不准使用。

不过,从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后,这个规定其实已经松动。只是,18世纪才开始兴起的器乐,还没有被大家接受而已。

但是,《themass》这首歌,离开了雄浑的交响乐,起码失色大半。所以,阿方索还是决定加入交响乐。

恰好,之前在编排那些给德意志移民洗脑的样板戏时,阿方索就组建了几个交响乐队,使用一些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阿方索招来几个交响乐队,指点他们演奏《themass》。只不过,缺乏了现代电子合成音的《themass》,效果似乎没有后世的配乐那么有气势。

但是,就是这简单的交响乐奏出的《themass》,却把个斐迪南给挺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