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这份合同不能签(1 / 2)
刘浩田把合同握在手上,虽然脸上只是露出欣喜的微笑,但内心早已是兴奋异常,如果不是在这正式的谈判桌上,此时的刘浩田甚至都会激动的跳起来,其实不止是刘浩田,在场的其他中国军贸小组的成员无不如此。
谈判开始之前中国军贸小组就预计,此次跟英国人的交易难度不大,达成协议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即便如此,就算是最乐观的人也觉得怎么也得三轮谈判才有可能达成最终的协议,毕竟这种军火贸易其中涉及的复杂性是不言而喻的。
正因为如此,就算是三轮谈判就把协议敲定就已经算是十分迅速了,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中英双方这第一轮正式谈判刚刚开始,英国人就将协议拿出来,准备签署,看那急不可耐的样子,如果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英国急于买东西,中国是在闲庭信步的待价而沽。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方面之前因揭穿布朗的谎言而生出的优越感,不知不觉中又提升了几分,不过在军贸小组中也不是所有人都这般高兴,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坐在刘浩田身边的卢嘉栋。
其实在谈判刚开始的时候,对面布朗所说的话以及刘浩田毫不留情的拆穿,卢嘉栋都没觉得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他很清楚在军火销售的过程中,销售一方夸大武器装备的性能是常有的事。
具体的情况如何就需要看购买一方对这类武器装备的了解程度,如果了解得够多准备得充分,那就可以认辨是非,有的放矢的跟销售方讨价还价,如果准备不充分,那只能是陷入对方的所谓高科技陷阱,到时候只能是被人当做毫无还手之力的羔羊狠狠的多宰几刀,当然英国人这点小把戏不可能让有所准备的中国军贸小组陷进去。
正因为如此,当刘浩田与布朗交锋时,并没觉得什么,不过当对面的安德森拿出合同后,卢嘉栋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原因没有别的,主要是这一切来得实在是太快了,或许刚刚打开国门,中国人对西方人并不太了解,
对于遥远的西方世界和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无不充满了好奇,甚至会被他们表面的友好所迷惑,就算是谭斌和刘浩田这样的高级官员也不例外,但卢嘉栋作为后世穿越而来的军工专家,却对西方人,尤其是那些黏上毛比猴还精的西方军火商们可谓知之甚深。
要知道在后世,作为军工专家的卢嘉栋参与过无数次军事项目的双边谈判,但只有跟这些西方军火商和政府官员谈判是让卢嘉栋最头疼的,因为这帮披着人皮的猴精把任何事情都能算到骨子里,跟他们面对面坐在一起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大到装备整件,小到一颗螺丝钉都要一样一样细化和说明,不然的话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这帮家伙坑上一把。
正因为如此,跟西方军火商的谈判经常会陷入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式谈判,有时候仅仅为了一块很起眼儿的电缆,双方都有可能争个十天半个月,武器装备本身以及涉及到的其他配套设备都要一条一条的反复争夺,所以一项装备谈上一两个月能拿下来就算是神速了。
稍复杂的武器装备,双方吵个一年半载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而在此期间,西方军火商为谈判准备的详细预案,完备的应对方法,灵活的现场处理方式,进退适当的谈判策略以及毫不妥协的维护利益,都给卢嘉栋印象十分深刻!
可现在坐在对面的英国人却好像有些不太寻常,仅仅是第一轮无关痛痒的交锋,就被打得举手投降,这让卢嘉栋怎么看,怎么觉得对面的英国人根本不是在进行谈判,而是在玩着过家家的游戏,实在是太儿戏了。
俗话说事有蹊跷必有妖,英国人就这么轻易的降价,并急不可耐的要求签署协议,对此卢嘉栋总觉得有违常理,但一时也不拿不准英国人这样做到底是要干什么,但即便如此,后世的经验还是告诉卢嘉栋,对于这种西方的军火商多存一份小心永远是没有错的。
正因为如此,当刘浩田拿到英国人递过来的合同文本之后,卢嘉栋非但没有像其他人那般高兴,反而沉着脸,深深的皱起眉头来,卢嘉栋这副神情变化,很快引起身旁刘浩田的注意,于是刘浩田放下手中的合同文本,冲着卢嘉栋低声问了句:
“小卢!怎么?觉得有什么不妥?”
“刘主任,我在想,咱们跟巴基斯坦的关系那么好,可即便如此,在去年对巴基斯坦的军售中咱们还谈了不下三轮才最终敲定,但今天英国人是不是有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