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节 轻松反攻(1 / 2)
此时大明江北战局一片大好。
有杨潮在,扬州府已经稳若泰山,就是多铎用上次同样的兵力再来攻打,杨潮也能轻松应对,虽然不可能取得上次那样的战果,但是也没有风险,上次那种夜袭,完全是靠拼命,靠冒险得来的,运气成分太重,再来一次杨潮自己都不敢保证输赢。
在打,就该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了,李五六已经在海州开了一个好头,也算是杨潮的实验,证明自己的军队已经拥有了跟满清集团正面决战的战术能力,但是战略上还处于劣势,毕竟军队规模还比不上满清。
其他地方,安徽一带都是黄得功的地盘了,他的军队已经扩大到了十五万,江北就拥有三十万可靠的兵力,是时候该反击了,自己进取淮安,黄得功进取徐州,一举将满清集团赶出江南。
“给黄得功送五千匹马过去,告诉他本爵将不日克复淮安,问他愿不愿意分一杯羹。”
军事会议上,第一件事,杨潮打算联合友军。
打扬州,杨潮全歼三万八旗,缴获了五万匹战马,这个数字让杨潮没想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过去遇到清军,那至少都是双马,甚至三马的,可这次三万骑兵,竟然只有五万匹马,显然清军的战马损耗太大。
从北京也有消息传来,说阿济格追击李自成的时候,他是北路军,从山西西进,图中还跑了一趟蒙古索取战马,结果贻误战机,还被清廷下旨斥责。
显然连续的征战。让八旗的战马损耗太大,未必都是打死的,多半恐怕是累死病死的。但这足以证明,八旗战力此时处在一个虚弱的状态中。
杨潮就不相信。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就一直追击李自成打到现在,清军不疲惫。
要知道李自成可是拖死了一个两亿人的王朝的。
这也是杨潮决定反攻的因素之一。
“派人通知李五六,让他出动三千人,向南进攻,攻取盐城!”
海州沿着海岸往南,紧邻的就是盐城,如果清军救援。自己就北进淮安,如果清军不救援,杨潮就打算一个县一个县将淮安周边的州县统统打下来,让淮安成为一座孤城。
有了海州那样一个钉子,杨潮就占据了战争的主动权。
“郑永旺,你带一万兵马出发,还从海路去海州。汇合李五六后,即可向沐阳进发,做出攻打沐阳、宿迁截断淮安退路之势。”
如果旁边的盐城清军不在乎,那么仅靠淮安背后的宿迁他们还敢不在乎吗?
杨潮就要看看。多铎分兵不分兵!
“传令吕末,可以相机出动,试探虏兵反应!”
东北南。杨潮三面出击,看多铎如何反应,如果黄得功也从西面攻击,多铎只能应接不暇,没准不用打他,他自己就撤退了呢。
如果淮安能不战而下,杨潮自然很高兴,因为那座城他太熟悉了,知道那座城池的防御构建极为合理。防御方太占便宜。
六月初,吕末先后三次传回消息。他三次出击,三次打败清军。最近一次逼近淮安城边校场。
吕末表示清军极为疲弱,一触即溃,一溃既逃,不堪一击,吕末打听到一些消息,说清军主力已不再淮安,询问是否可以发兵攻城。
杨潮心中疑惑,他判断清军确实疲惫,战斗力肯定有所下降,但是不信如此不堪一击,第一反应这是清军在诱敌。
但是如此明显的诱敌,吕末不可能看不出来,杨潮还是选择相信前线的将军,依然让吕末相机行动。
可是很快就传来败绩,吕末声称自己攻城之时,清军军势极强,足足数万精兵,吕末稳扎稳打,总算有半数士兵逃回了宝应,正在拒城坚守,请求杨潮责罚。
胜败乃常事,如果真的像消息所说,清军已然撤退,那么轻易收复淮安就是大功,只是显然上当了,清军给吕末好好上了一课。
所以杨潮并不会真的责罚,只是罚了他半年军饷,然后又发下公函要他继续留守宝应,同时让高邮派去援军。
……
“准塔,本王在给你最后一次机会,你留守淮安,我要你最迟坚守到七月。少守一日,我砍你的脑袋。”
淮安城中,多铎刚刚打了一次胜仗,几乎是全军出击,将明军万人击败,可是却让他们跑了五千回去。
“你该故布疑阵,相信经此一败,明军三五天之内绝不可能再来进攻。”
准塔还有什么说的,海州战败之后,他围了数日也找不到明军的弱点,野战都打败了,还能指望攻城吗,在城外滞留了三日后,被多铎召唤回了淮安。
接着很快就遇到明军的行动,多铎让准塔带领残兵败将迎战,三战三败之后退到了淮安,这时候明军又来攻城,多铎所幸全军出击,正面防守,两翼出城攻击,结果打败明军。
准塔不认为是多铎够强,只是多铎的兵多,要是自己率领三万八旗主力,也能打败明军那一万来人,但是他不敢反对多铎,只能答应下来,困守孤城。
然后当夜,多铎的主力,就悄悄离开了淮安。
……
扬州,田宅。
在杨潮放贷之下,扬州城百姓慢慢将家园重建,甚至为了给百姓一份工作,杨潮还花费了上百万银子,将扬州城一些无主的宅子修复起来。
这个田宅就是其中之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