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鼠辈敢耳,袭杀主帅李绩(1 / 2)

加入书签

两军对垒,将和将斗,是为斗将。

后世深受无数人喜爱的《三国演义》,其中就充满无数斗将,那些《三国演义》之所以名传千古,为很多人喜爱,这斗将却是最大的原因之一。

话说淝水之战中,有一个当时很有名的万人敌,叫张蚝,与《三国演义》里的许褚一样威猛,能抓着牛尾巴拽着大公牛倒走。

后来张蚝投靠了一方豪酋张平,深受器重,被张平领为义子,却没想竟私下里奸淫了张平的小妾,张平知道后严厉斥责了他,但却饶了他一命。

张蚝大惭,“割阴以自誓,遂为阉人。”却没想自宫之后,神功大成,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在张平与前秦的战事中,张蚝号称“不败”将军,是真的不败哦,可不是东方不败,后来还是前秦方面的两个万人敌邓羌和吕光出手,合力才将张蚝活捉。

由此张蚝便降了前秦,成为符坚的爱将,战斗作风勇猛异常,再加上其自阉后”不能乱搞了”生活作风也就严谨了,这个昔日的“乱伦强奸”犯”还成为了前秦军中之典范。

然而,就是这位“不败”将军,淝水阵前曾领一军与东晋的北府军对峙,一场厮杀下来,结果这位万人敌被谢玄的北府军杀的丢盔卸甲,险些丢了性命。

可见即使力能举鼎,力比牛大,在真正的战争大场面里,个人武力对战争的胜负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斗将早已不合时宜,而三国中斗将倒是普遍,但那其实是种悲哀。

只有军队力弱之时,将领武力才会凸显”,而如那孙武、白起、王翦不是灭过国的,就是人屠杀神,可没听说过,人家是猛张飞,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而斗将本始于春秋,春秋时期国与国之间战争使用的是战车,那么用战车打仗,就要求寻找一块比较平坦,比较宽阔的土地作为战场,所以在打仗之前,双方必须选择一处对两国都比较适中的平原地区,然后约好时间”两国就千里迢迢赶到这个地点来打仗。

到了战场之后,要遵循一系列比较严格的规定。双方先排成队列,然后击鼓,双方战车相向而行,到达交汇点后同时向左转,叫左旋。

这时两队战车的距离最近,站在战车上的武士挥起长矛,相互攻击”如果一下子把对方挑下战车,就胜了;

如果双方谁也没打着谁,那么在左旋之后,回到原点,等待下轮击鼓,再次发起冲锋。

所以这个方式跟斗将非常相似。

及至后来,若是看仗打的快要输了,还可以持一块玉璧”要求致士,也就是要求单挑,因为春秋往往是一个家族领着自家私兵在打,所以一旦斗将失败,就必须退出战场,那只军队哪怕已经胜利在望也必须退出,这是礼”周礼。

后世之人常常感慨西方人的骑士精神、绅士风度,做事有原则讲诚信。可是要是严格来说”那让我们嘲笑了那么多年的半渡而不击的宋襄公,恰恰是和西方的骑士精神一脉相承的。

有荣誉感又具备责任心,只是当时时代发集了,大家讲究阴谋诡计了,宋襄公一时不适应,还按老规矩来,结果吃亏了,于是成了千古嘲笑的对象。

斗将能够决定一场战争的胜利,因此尚武精神是春秋贵族精神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这也是原汁原味的儒家文化,六艺中为什么会有御车、射箭的原因。

而后世畸形而又变态的儒家文化,不仅放弃六艺中的御车、射箭,只保留琴棋书画,还认为御车、射箭是下等人、武夫干的,却不知那儒家圣人孔老二本身就是一个技术高超的马夫和射箭高手。

而每个贵族生下来就是武士,都是有当兵打仗义务的,“执干戈以为社稷”,那不仅是贵族的权利,更是专利。

所以春秋时打仗的,不要以为是平民百姓,那全是贵族,这大大的不同于后世王朝喜欢拉壮丁,那时候普通老百姓想当兵人家还不让你当,你没那资格,当兵是俺贵族的事儿。

所以春秋时期,当兵为国家牺牲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

但是时代在发展,当“兵法韬略”也就是阴谋诡计不可避免的大兴于世后,斗将也就退出江湖了,一个人的力量再夹,有集体的力量大吗。

项羽力能扛鼎,但真正让他成为霸王却是他那天才般的战术才能,最后十面埋伏,终免不了英雄末路,乌江自刎。

所以一听到对方说要斗将,所有人都笑了,啥年代了,还玩这个,落伍一千多年了。

不过李绩在笑过后,静下心来,突然感觉其实斗将也不错。

李绩不想让唐军一股脑的跟薛延陀人混战死拼,那样杀敌一千,自损一百,得不偿失,而斗将无疑能够继续打击对方的气势。

胡人打仗,最是讲究气势,乘胜追击,势如猛虎,若是士气泄了,大唐的这一场大战也就胜了一小半了,所以因地制宜,李绩突然觉得这法子也不错,最关键的是,李绩有薛仁贵这件大杀器,这小子在马上,一杆方天画戟,一把长弓,真正是万人敌。

而对方的意思,李绩也能猜出几分,一来想挽回顽势,二来是不愿强攻大唐军阵,否则一旦损失过大,薛延陀如何压服诸部,那样就与梯真达官出兵的战略不符了。

也由此可以看出,这只杀气腾腾的三十多万薛延陀大军,并不齐心啊,否则,以北方胡人那自私的性儿,梯真达官何以会让自家薛延陀本部大军位于阵前,做起表率模范来了。

“好,本帅答应了,回去禀告梯真达官老儿吧。”李绩一脸不屑的冷哼道。

那胡将见此,昂着头,又策马回去。

不待众人详问,李绩对薛仁贵道:“仁贵”待会一切全看你了。”

不得不说,薛仁贵前期打仗基本上全靠自身武艺和勇气,指挥才能还没有大乘,过渡到帅才应有的战略智谋上,所以此时闻听有如此出风头事,赶忙抱拳应承道:“末将愿立军令状,若败,提头来见。”

李绩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一旁众将可是都知道这小子马上功夫如何了的,见此,也只能无可奈何的相互对视一眼了。

看到李绩点头答应,薛仁贵大喜,跨上自己家传宝弓”右手的方天画戟轻拍胯下汗血宝马,“嗤”的一声,马蹄轰响声,若离弦之箭一般冲了出去。

对面的梯真达官面色本来就不好,现在看唐军竟首先出将,脸色更是难看,重重的“哼”了一声,对旁边的一位大将道:“黎桑木,出战。”

“末将领命。”一个眼睛小小的,和其它薛延陀大将想比颇为瘦弱的中年将领抱拳,策马出战,等黎桑木出战后,众将才有心思凝神朝马蹄声音响起地方向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