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三娘亲事(2 / 2)
七娘和六娘连连点头。
华苓来了精神,凑到三娘跟前问她:“原来三姐昨日里看中了那家的郎君!”
“莫要如此高声喧哗!”三娘急得一跺脚,恨恨地顶了顶华苓的额角,低声道:“都说了,只是见过一二面。”
“是谁?”华苓睁大眼。她其实还真没有想到,三娘平素安安静静的,竟也有这么勇敢的时候。
五六七九一起看住了三娘,八只眼睛亮闪闪的。
三娘左右看看,方圆三十步内都没有人,于是一横心说了:“是将作监,武少监家的大郎。”
“……”五六七九一头雾水,彼此看看,压根没有想起这么号人来。
所以是一位,武大郎?
华苓咳嗽一声,手握拳掩了掩嘴边的笑意,说道:“不若这样吧,三姐姐,我们先不与爹爹说,叫大哥低调地查一查看武大郎是怎样的人,外貌、品行、家境、前途种种,也不需多少时日就能知晓了。大哥总不会坑三姐的罢?若是大哥也认为那人不错,三姐再向爹爹和太太说,如何?”
既然都说了出来,三娘倒是越发干脆了些,捂了捂热热的脸颊,然后认真地点了点头。
……
澜园里,年后谢丞公就专辟出了一间偏屋,作为大郎独自处置事务所用。
“武家的记载都在此。”大郎坐在他的桌案后面,将一叠纸递给华苓。“将作监少监之长子……”大郎挑了挑眉,朝华苓微笑了一下:“三娘眼光不错。”
“怎么说?”华苓朝大郎看了两眼,忽然发觉,这个大哥好像和丞公爹越来越像了。
大郎目露询问,她摇了摇头,坐下来细细翻看。
这叠资料里包括了武家上下四代的信息。
将作监是六部下一个颇大的机构,专门掌管官府土木营造、手工诸业,由将作大匠掌管。而少监就是将作大匠的副手,分左右二人,是从四品的职位。
掌管营造手工诸业,这个机构完全归属于谢丞公的掌管范围,所以澜园书房里就有将作监诸位大小官员的备案,详尽到官员的家中的子女数目,还有上三代的来历。
“武家传承之屋宇楼阁建造之技乃是当代顶尖,数十载前,曾在宫室楼阁建造当中建功,是以武家在我大丹匠人当中地位颇高。只不过时人重文武、轻工农商诸事,是以此类人家名声不显。武大郎为人踏实守信,与其父如出一辙,如今年十七,比三娘稍大,却是正好。加之武家人口简单,武少监仅有大郎、二郎两个孩儿,武夫人亦是温谦有礼之性,三娘入此人家,生活不会差。唯一只是。”
华苓扬起眉,“唯一什么?”
大郎微微皱眉:“终究是匠人世家。”
华苓知道大郎的意思——武家毕竟是匠人世家,虽然家主所居官职高达从四品,但说出去,比起其他文官,始终是不那么好听些。
她认真地摇了摇头:“大哥,我们这丹朝并不是只由文职官儿们撑起来的。百姓生活无非衣食住行,‘住’之一项,不就是土木营造么。农工之业乃是干系我朝血脉传承的重中之重,如此重要之行业,它当真低贱吗。武家子人好,武家家风好,还求他什么?”
大郎展开了眉头,笑道:“小九说的是,是我钻牛角尖了。”看见华苓一张小脸蛋笑得甜美,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竟是又说不过你去。”
既然大郎认为武家不错,谢丞公很快将三娘叫到了跟前,问她:“芷娘心意如何?”
三娘脸热着,但是却很是勇敢地抬起头,看着她身为一朝丞公的父亲,认认真真地说:“若是武家亦有心,儿欲嫁武大郎。若是武家并无意,儿便随父母安置。”
谢丞公凝目看了三娘片刻,缓缓颔首。
三娘双手交叠拢在身前,低眉露出了浅浅的笑容。
华苓在一旁看着,惊觉自己对三娘的认识还有许多缺漏的地方。她一直觉得三娘文静,凡事也不争,但她其实是很有主见的一个人。
有主见到……自己抉择了未来的夫君人选。华苓差点忘了,三娘的骑射课学得并不差的,能拉半石的弓,十发十中,并非手不能提、弱不能行的小女子。
这样的三娘,自己选择的路,她后悔的可能性一定很小罢?
不出一旬日,武少监家就喜气洋洋地遣媒人上丞公府来提亲了,听口风,武家包括武大郎对这门亲事都是极满意的。一来二往,两家就议定了婚事,婚期定在来年春季三月十八。
来年武家大郎十八岁,谢家三娘十七岁,却是最正正好的时候。
……
三娘的亲事有了着落,华苓对大郎未来的对象就越发好奇了起来。“其实大哥想要聘一位什么样的妻子呢?”
大郎拧了拧华苓的下巴尖尖,朗笑道:“大丈夫何患无妻,我竟是不急,过一二年再议即可。”
华苓扬眉:“大哥没有心仪的女郎么?比如霏娘那样的美人?”
大郎笑着摇了摇头:“那等美人我是无福消受的。”
少年郎的眼神似是极清澈,又似极深沉,唇边有淡然的、温和儒雅的微笑。
华苓呆呆看了自己这个大哥片刻,忽然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已经不能够很轻易地看出大郎心里的想法了。
每个人都在成长。
谢余捧来了族里送来的,最新一日的调查进展备案,两兄妹立刻都严肃了起来。
江陵谢氏有‘辛’‘乔’‘谷’‘叶’四个附族。
这四个附族,都是依附于谢氏生存的,世世代代、子子孙孙为谢氏奴,几乎每一位谢氏子孙身边,都有一二名这四个附族的人。就像华苓身边的辛嬷嬷,便是辛族的人。
族中审查团一路细细抽丝剥茧,循着线索查到了这四个附族的族长头上,从十数年前开始,这四个附族的族长就变得同声共气起来,对主族下达的命令格外遵从,但族中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登记成死亡的男丁,比往年多了足足两成。
这竟是明显的不合理,被送走的那些附族子弟,是被送去做什么了?
附族奴仆主要是归三房谢熙正掌管,若不是谢熙正失察,又怎么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于是,谢族当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华苓和大郎的意见也第一次产生了分歧,华苓依然认为,对主族的人要缓着查,轻易下手只是叫族人离心,但大郎认为,若不能用雷霆手段,族里的事永远也扯不出个结果。
两兄妹争到了谢丞公面前。
谢丞公问谢华鼎和华昆的意见,竟也是前者意见与大郎相同,后者意见与华苓相同。
作者有话要说:总算更上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