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不成比例(1 / 2)

加入书签

在多辆老旧的卫士警车的护卫下,拉丹塔塔调来的定制房车,艰难的在车流中蠕动着,看趋势,要想回到酒店,最快最快,也得用上一两个小时。

马邦政府总部大楼,和泰姬玛哈酒店,同在南城区,路,其实不远,问题在于,用拉丹的话说,他们这辆车,现在是整条街,乃至整个孟买的中心所在。

无数的自行车、摩托车、突突车、各式汽车……从贩夫走卒,到白领精英,乃至有头有脸的官员和企业家……从孟买的四面八方,在朝这里汇聚。

看着那些闻讯赶来卖花的、卖水的、卖小吃摩托车和自行车,甚至是头顶着自己的小生意,熟练的在拥挤的车流中穿梭的高人,冯一平能武断的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朝这里赶来的大多数人,一开始,一定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只是单纯的凑个热闹而已。

然后,这样的地方,很快会变成一个类似临时集市的场所……

看了几千年各种各样的热闹,还是看不够,以及,总是不缺最基础的生存智慧和敏锐的市场眼光——虽然这样的眼光,也是很朴素的眼光。

这场景,让冯一平和老马,都觉得熟悉又亲切,在欧美,这样的热闹是难得一见,在国内,也越来越难见到,不是因为他们见惯了热闹,主要是因为,他们懒得凑这样的热闹。

“真是热情,”老马说。

冯一平朝窗外笑着挥挥手,马上引起欢呼声一片,“我们是不是得加快速度?”他问拉丹。

他愿意当然是想拉一波好感,但没想到,事情闹得有点大。

也不知道,这热闹的赶来围观的人中,有多少人,是看了Facebook上的声明,又有多少,是被也一直随车的媒体们鼓动的。

从他们到马邦政府总部大楼,再到他们离开,不少媒体的车,就一直不紧不慢的跟着他们,不但跟着,而且还是全程拍摄。

尽管这其中不少时间,并没有什么值得拍摄的东西,但这都无所谓,从他们非常认真的问第一次来印度、非英联邦国家,所以对板球运动多半一无所知的杰出电商代表,杰克马,那个关于印度最知名的板球远动员的绯闻,就能看出,这些家伙,是真的得到了星爷的一两分真传。

印度,还真是这么一个随时会开让很多人一脸懵的脑洞的国家。

这是一个传媒开放的国家,但结果是,现在开放到好像对从业人员,都没有基本的要求。

倒不是说他们的媒体从业人员,都不具备相关的专业素质,而是,他们真是相当的天马行空,比如,明明是在讨论外交的节目上,可以无缝插入烧咖哩的心得;在紧跟热点,直播前方和巴基斯坦冲突时,又能非常认真的探讨某位宝莱坞的影星,这次是不是真的会结婚……

这些和老马一来就被问倒一样,让外来人很难接受的事,在印度人看来,却完全没毛病——就像我们很难理解,印度的电影中,总是会突兀的插进大段大段的和剧情没多少联系的歌舞,但他们却非常喜欢一样。

所以这就导致冯一平在以前的管理实践中,很是遭受到了一些挑战,很多他认为可控的因素,比如和项目成本有关的耗时等,在印度,那其实是不可控因素。

是的,这样在我们看来,明明是可以靠主观能动性解决的问题,在印度,那就属于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印度业务,现在全交给印度人掌管的原因之一。

所以他真的不排除,现在还在赶来看热闹的这些人,很可能就是因为从这些一直跟车的媒体这里,得到了这样的信息,快来吧,这里有热闹可看。

虽然那些人来了之后,知道这车里坐着他和拉丹,便迅速加入了尾随的队伍,不少人甚至从车窗钻出来和他们打招呼。

尽管他们不知道冯一平他们之所以坐在定制的房车上,主要是因为他想向孟买市民证明,我们不搞影响你们出行的那一套特权,从而希望拉一波好感。

但他就这样在车上不时朝外笑笑,招招手,同样达成了这个目的。

在冯一平面前,表现得比老马还要淡定的莫赛里,这会拿着电脑,相当的不淡定,“冯,在Facebook上,直播我们这辆车的人的,越来越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