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甘露殿密议(1 / 2)
贞观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内廷传出旨意——敕封右羽林军常侍徐孝德之女徐惠、徐才人为徐贤妃,晋徐孝德为果州刺史,诏令后宫事宜暂由徐贤妃主理,此诏一出,原本混乱无比的内廷更是乱上了几分,不过,在李世民的全力支持下,徐贤妃果断出手,接连数日内,将一大批各宫、各殿主事一级的宦官纷纷清退到东都洛阳,前任内侍监胡有德亦在其中,内侍监空缺由内侍少监柳东河接任,内廷由是得以清静。
贞观十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帝布诏书——废太子李承乾虽阴谋叛逆,然并未实行,其心虽可诛,其行却尤有可恕之处,念及其身有残疾,朕不忍重处,特废为庶人,徙往黔州安置,按国公奉禄给米粮,由黔州刺史刘孝弘负责督管。
贞观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又到了早朝的日子,可等朝臣们到了朝房之后,李世民却再次下旨罢朝,除召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侍中魏征、礼部尚书李道宗、左武卫大将军李绩、左金吾大将军程知节、御史大夫马周等七位重臣入甘露殿议事之外,严令众朝官各归其司,不得因私废公。
因私废公?啥是私,何又为公?早早便到了朝房的李贞一听到这份旨意,顿时心中冷笑不已,无他,老爷子这些天来的各种举措基本上都被莫离、纳隆两大谋士推断出来了,晋徐妃以稳定后宫,赦免李承乾以示仁慈,这会儿又将一起子没有表态支持任何皇子的重臣召了去,其用心不是明摆着的么,在李贞看来,老爷子这是要立储君了,结果如何李贞也心里有数,不就是那个无能的老九李治嘛,这一条原也无甚说头,唯一能令李贞好奇的仅仅只是老爷子打算如何说服朝臣们去支持李治那个扶不起的阿斗。
只不过好奇归好奇,对于老爷子会做出这等抉择李贞早就心中有数,却也不是很担心,眼瞅着一帮子朝臣面面相觑的样子,李贞除了在心中暗自冷笑了几声之外,甚表示都没有,也不想就此事跟朝臣们多拉扯,一转身便打算直奔兵部而去,却不曾想还没等李贞出了朝房的大门,李泰便闹上了。
“柳公公,父皇已两次不朝,耽搁公务恐非父皇本意,本王要即刻面见父皇,奏明其事。”魏王李泰从朝臣中走了出来,满脸子正气状地大声责问道。
“是啊,陛下素来勤政,纵或偶有不朝,可也会寻时补上,如今已是十日不朝,莫非是尔等阉人挑唆所致?”跟随在李泰身侧的房遗爱阴恻恻地帮腔了一句,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柳东河。
“不错,陛下乃万民之主,怎可如此荒废政务,我等要即刻面圣!”
“主辱臣忧,我等当死谏陛下,不可辜负了朝臣之心!”
……
李泰一系的朝臣本就人多势众,这一闹将起来,顿时满朝房里乱成了一团,吵吵嚷嚷地,全然没了大臣之体面,群情激愤之下,那等热闹程度倒跟菜市场有得一比了。
哈,妈的,看样子老四那厮该是回过味来了,嘿,他要是不闹一闹,过了今日,只怕他想闹都闹不起来了。李贞顿住了出门的脚,饶有兴致地躲一旁看起了热闹来。
“八弟,父皇如此作为也真是伤了朝臣们的心,呵呵,只是四弟如此闹法只怕也过了些,要不你我兄弟劝劝四弟,顺带一道递个牌子请见如何?”就在李贞冷眼瞧着热闹之际,吴王李恪悄然挤到了李贞的身边,笑着问了一句。
扯罢,你小子就他妈的没安好心,嘿,老四这么个闹法哪能有好果子吃,你小子落井下石又能怎地?老爷子心目中的储君人选再怎么算也落不到你小子头上!李贞一听李恪之言,立时猜透了李恪的险恶用心,左右不过是想推李泰一把,让他去闹个够,最好将老爷子的怒气彻底点燃,到时候一顿班子下来,伤得最重的还不就是李泰么。
“嘿嘿。”李贞邪邪地一笑,扫了眼李恪,口中淡淡地回道:“三哥有心要劝那就劝好了,小弟兵部事多,公务耽搁不起,呵呵,告辞,告辞!”话音一落,不给李恪出言挽留的机会,也不再看啥子热闹了,一转身,大步走出了朝房,溜之乎也。
“这个小八!”眼瞅着李贞溜得麻利,李恪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地叨咕了一句,整了整衣袖,从后头挤上了前去,挡在了柳东河的身前,回过身来,高举着双手道:“大家静一静,静一静,且容本王说一句可成?”
李泰虽是存心要将事情闹大,可并无打算即刻便与吴王一系的人马来个“朝堂大血拼”的,此时见李恪出面,立时给身边正闹哄着的心腹手下们打了个暗号,示意众人先静下来,而后对着李恪一拱手道:“三哥,您来得正好,父皇一向都是勤政之人,如今怎会如此惰政,小弟以为当是这起子阉人在作怪,你我兄弟当即刻面圣,奏请父皇扫清奸佞之臣,勿失我大唐之辉煌。”
李泰一番话说得倒是慷慨激昂,颇有些忠臣死谏的意味在内,可听在李恪耳中却浑然不是滋味,只不过李恪城府深得很,心里头虽巴不得李泰大闹上一场,却绝不会在语言上有所表示,此时见朝房里渐渐安静了下来,也没直接回答李泰的话,只是笑着拱了拱手,转回过身子,满脸子诚恳之意地看着被群臣们闹哄得面红耳赤的柳东河,很是客气地拱手为礼道:“柳公公请了,父皇说今日不朝,可曾有其他交待?”
柳东河虽久在内廷为官,多少也算是见识过不少大场面的了,却从不曾似今日这般被群臣围攻过,此时早已是满头大汗,见着吴王李恪出面解围,心中自是甚为感激,一听李恪见问,忙回礼道:“陛下并无其他交待,只是令诸位大臣各归其位。”
“哦,原来是这样。”李恪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点了点头道:“柳公公,您久在内廷,当是知道政务耽搁不得的要紧处,现如今父皇十数日不朝,积累之朝务恐多,诸位大臣们也是心急政务方会如此失态,还请柳公公不要介意,呵呵,既然父皇别无其他交待,那就请柳公公多跑上一趟,将诸臣要求面圣的事情代为转奏一下可好?”
李泰是明着闹,李恪是暗着挤,说话办事虽不同,可调子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挟百官以威逼圣上,都没安啥好心眼,这一条老于世故的柳东河自是能看得出来,不过看得出归看得出,两位亲王的位份摆在那儿,可不是他这么一个新晋的内侍监所能得罪得起的,见事已至此,知道事情怕是躲不过去了,倒也不在犹豫,点了点头道:“殿下请稍候,容老奴这便去回禀陛下,看陛下旨意如何定夺罢。”
“有劳柳公公了。”李恪还是一如既往的恭谦,拱手为礼地谢了一句。
“不敢,不敢,诸位大人请稍候。”柳东河顾不得擦去满头满脸的汗水,一溜烟地挤出了人群,径直往甘露殿奔去。
宽敞无比的甘露殿中此时一派的死寂,除了高坐在上龙椅上的一代大帝李世民以及下头分文武站着的七名重臣之外,再无旁人,便是连那些个端茶倒水的小宦官都被赶出了大殿,君臣八人自打见面时那套程序化的见面礼节之外,再无声息,谁都不先开口,君臣间就这么静静地对峙着,直到柳东河匆匆而来的脚步声响起,这才打破了此前的死寂。
“启禀陛下,诸臣要求面圣,老奴无能,劝止不住,请陛下圣裁!”柳东河一头跪倒在地,很是狼狈地颤声禀报道。
“何人挑的头?”李世民面色不变地问了一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