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还以颜色(2 / 2)
这当真让许多的辽国老兵看的差异不已!这还是以前的宋军么?以前一千辽兵在城外遇到一万宋军步兵的时候,宋军步兵会争相往城内逃去。
可是这一次,他们居然上来了!而且那气势异常的迫人,让辽国士兵胯下那战马都扬起了前蹄。
“冲上去!杀光这些宋猪!”
辽国的将军长刀往前一指,他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武力,更不能接受一向在他马蹄前颤抖的宋军现在居然这样咄咄逼人。
重新整理好队形的辽国骑兵再次冲了上来,这一次他们变的聪明了许多,不光是正面的冲锋了,两边的迂回和背后的包抄同时进行。
而宋军这个时候也开始了全面的攻击,那些驻守在其他营寨里的宋军一看主营发起了对敌人的攻击,也纷纷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出来作战。
辽国人的穿插,分割,包围,不断给宋朝部队造成损伤,那些脱离大队的小股人马转眼就被辽国人吞噬。但是宋军方阵也给对手造成了极大的杀伤,辽国人根本没有足够的利器去突破。方阵越来越大,各种武器的打击力度就逐渐加强。
双方都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想击溃对手,关键在于辽国人能不能阻止一个个宋军的方阵慢慢的靠在一起。能不能阻止宋军夺取那些白天失陷的城池。
激战竟夜,数次肉搏,双方均死伤甚众。
整个战场到处都是断去的肢体和倒在地上哀嚎的士兵,那战马徘回在辽国骑士的身躯前不肯离去,嘴中发出一声声的嘶鸣,仿佛是想把倒在地上的骑士唤起。那一个个倒在地上宋军手中还紧紧握着自己的兵器。
李玮的部队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他们成功的和从另一个营寨中冲出来的宋军汇合在一起。
据守在城池里的宋军可以用弓弩支援和石炮等远程武器对依然在城外战斗的同袍给予支持。往往一个方阵被辽国人围攻的情况下,城头上的打击会给辽国造成极大的伤亡。
连续两个时辰的血战,双方比拼的其实就是战斗素养,在这方面宋军明显要比辽[***]队稍微强出来一些,有些小队伍在被辽国人切开之后,即便知道自己面临着什么样的厄运,居然也是毫不退缩。甚至落单的士兵四五个聚集在一起也敢摆出一个战斗队形继续和辽国人作战。
最让辽国人受不了的是,打到这个程度的时候,辽国人无论是军官的指挥还是军士的反应,都不如平时灵活迅速了。按道理来说,宋军也该如此,可是宋军士兵在这个时候居然还能灵活的运手中各种武器。
他们现在体力也是超出极限,只是那每人一本的小册子上说的话,已经深深的印在了宋军的脑海中,他们不用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不用判断。全部按照那册子上说的去做,远距离的弓弩,稍近一些用喷火筒,再近了就是长矛,混战的时候使用刀盾,丝毫不乱。
这当真让辽国人吃了很大的亏,被杀地血光满地。若不是人数上面占据绝对的优势,恐怕现在已经要被宋人击溃了。
还有一个辽国人面对的最大的难题,就是他们的统帅萧达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没有回来。
辽兵劫掠是不会走的太远的,萧达早都听到了这里的动静,他也想回来,可是他回不来了。
他并不知道,像韦强这样的地主武装,早已经在当地官府的组织下,相互签订了攻守同盟,若是韦强他们这里被打,其他的地方不给予适当的增援,战争过后他们是要付给韦强赔款的,而且以良田计算。
也就是说,韦强这里被辽国人包围了,那些庄子必须给予一定的援助。
白天的时候他们不敢来,但是晚上就不一样了,这里是宋人的地盘,对于附近的地形他们比辽国人清楚的多。天色一黑,宋朝其他的地主武装纷纷向这个地方赶了过来。这着实让萧达很是意外。
发现辽国人包围着这里,而韦强依然在坚持之后,那些村子的私兵和村民马上对辽国部队发起搔扰姓的攻击。虽然这样的攻击大部分被辽军击溃,可是那些宋人并没有远去,他们就躲在这附近某一个角落里面,偷袭落单的辽兵。
直到那边大战的焰火在这里能看的清清楚楚了,震天的喊杀声也传过来的时候,盘踞在萧达周围的宋朝的村民已经达到了上万人。
天色这么黑,人生路不熟,对方的人数是自己的好几倍,宋朝人把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他们认为可以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全部都占齐了!这个时候萧达敢动么?
如果不是那边看起来也有些吃紧,他到时想着从哪里调集一些人马过来的。
那些义军其实也害怕的很,他们大多在白天还是村民,除了少数的一些私兵之外其他人根本没有进行过什么训练,扛起自家的锄头就来打辽国人,这让他们的心里很是惶恐。
但是不来不行,首先那些地主不会放过他们,其次,辽国人也不会放过他们。人是来了,心里还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韦强的反抗给其他的村子争取到了足够的时候,老弱妇孺都已经转移了,可是宋人就是这样,他们不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安全,心中总是有些牵挂。
就算亲眼看到了,他们也想着这一仗能不打是最好,因为如果自己死了,家里的老婆孩子以后怎么办?所以他们尽量让自己位置靠后一些,一旦形势不利,好跑。
真正敢来冲一下的也就是那总数还不到三千人的私兵,这些人还是指挥不统一。
就这样,萧达包围着韦强,外面的那些义军包围着萧达,双方都投鼠忌器不敢攻击。
到目前为止,这里的局势已经进入了僵持,许怀德那里也和辽国人进入了僵持阶段,双方都缺乏能打破局势的手段。
(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