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如何处置韦氏是个难题(1 / 2)
贺兰敏之离开刘仁轨的府弟时候,步子还是挺轻松,但心里也有很多感慨。
今曰他到刘府,可以说成功地劝服了刘仁轨。这老儿答应接受武则天的封职,领长安留守职,负责武则天去洛阳后长安的事务,并很含糊地表示,以后不会再和武则天唱反调,提什么劝谏之言。
今曰的目的达到了,可以回去向武则天交差,这是贺兰敏之感觉轻松的原因,让他颇为感慨的,却是刘仁轨如此行事的目的。这老家伙“老谋深算”,他是在为自己身后事作打算呢!
刘仁轨已经快八十岁了,能活到他这个年龄,实是难得。更难得的是,活了七十几岁的刘仁轨还在朝中担任要职,影响力还不是一般大臣可比。李治在世时候,对其宠信程度非同一般,武则天也没敢小轻视他,一直给予其非常高的职爵。但生老病死是人的常态,没有人可以避免,活到这个年龄的刘仁轨,相对其他人来说生命中所余的时光也不会非常多,他所做的事目的非常深远呢!
活到这个年纪的刘仁轨不可能不为自己的后事打算,据这个老家伙所讲,他的儿子刘浚是个禄禄无能之辈,而孙子刘冕是他的期望。这些年刘冕虽然因贺兰敏之之故在朝中任了重要职务,但在刘仁轨眼中,刘冕能任要职与他所处的地位有非常大的关系,要是他没有在朝中任要职,刘冕不可能获得现在的职位,刘冕是在他的照应下才有今曰的成就的。
刘仁轨肯定会觉得,要是他死了,根基尚浅的刘冕没有人照应了,他必须得为自己的孙儿安排好后事。贺兰敏之完全清楚,刘仁轨这段时间的表现及拒绝当作长安留守的行为是向武则天提条件,今曰是借台阶下了,他的意思很清楚,就是:我可以替你武则天办事,不站出来反对你,但前提是你得给我好处,名利方面都要有,至少他的孙子刘冕的前程要保证。
贺兰敏之相信,要是武则天真的明白刘仁轨所想,她不可能不答应刘仁轨所要求的。
现在的武则天需要更多人的支持,特别是如刘仁轨、裴行俭这样在朝中德高望重,影响力非常大的大臣的支持的,要是刘仁轨这样的大臣能明确表示支持她,那对其他大臣的影响力将会不是一般的大,很可能许多大臣会跟风,这是武则天最需要的东西。
当然这也是贺兰敏之所需要的,他现在也同样要得到更多人的支持,至少不能有重量级的大臣站出来反对他,和他唱对台戏,要是朝中像刘仁轨及裴行俭这样的大臣都对他非常友好,那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会进一步加大。裴行俭是不需说,几乎事事都会和贺兰敏之商量,朝中有在事发生,裴行俭总是第一时间和贺兰敏之交换意见,裴行俭的许多亲信也是贺兰敏之的亲信,但刘仁轨却一直对贺兰敏之没有太多亲近的表示,要是刘仁轨转变了态度,许多听服刘仁轨的也会跟风的。
贺兰敏之权力提升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但这主要是在武则天把持朝政的前提下实现的,基础并不扎实,他手下人物的实力虽然说不弱了,但还是有一些致命的弱点,武则天进一步掌握大权,他也要逐步完善自己的权力基础,这些弱点必须要将其填补掉。
而这需要其他那些在朝中有影响力大臣的支持!
朝中的势力都是一个派系一个派系的,从来没有单打独斗能成气候的,领头人物态度的转变,可能就是一派系态度的转变,贺兰敏之真切地感知到这一点,因此这些年他一再向刘仁轨示好,只是这老家伙是属乌龟的,反应迟钝,或者说故意装糊涂,直到今曰,老家伙的态度才有所改变,对他称赞有加,在表示亲昵的同时,还要他以后照顾刘冕,并说会感激他的。
这是贺兰敏之最需要的,他当然没有推托,表示只要他在朝一曰,就会照顾刘冕一天的,还遗憾地说,原本他是想将妹妹贺兰敏月许给刘冕为妻,只是皇帝不许贺兰敏月嫁人,才错过机会。
这番话让刘仁轨惊喜异常,越加表现的亲近,末了说了一些以往从不曾说过的话,对朝中的一些情况对贺兰敏之做了点评,和贺兰敏之说了哪些人才能不错,更能表示他对贺兰敏之的示好的是,他一再叮嘱贺兰敏之以后要小心行事,位高权重特别容易遭人嫉妒,能不去得罪人就不要去得罪人,得罪人的事交给其他人去做,并称赞了贺兰敏之在诸王逼宫事件中没有站出来公开表示什么,这样做让朝中其他大臣不会觉得他太张狂,不容易遭人嫉妒,以后要继续采行此道。
贺兰敏之自是非常惊喜,今曰来拜访刘仁轨,可以说收获还是颇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