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蕃部(2 / 2)
王鄣一震,说道:“召募蕃军蕃帅吗大人?安史之乱可就是这么来的。”
“安史之乱不是这么来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这么来的。”张瀚笑了笑,笑容相当温和。他的这些部下,哪怕是个普通的参谋军官都有这样的学识和胆色了。谁能想到,这么一群人在几年前还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
更叫张瀚欣喜的就是王鄣敢当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没有曲意阿附,甚至在王鄣说话的时候,明显的赞同他的人很多,有那么多明显的点头动作,张瀚可不是瞎子。
最少可以证明一点,张瀚一直以来努力营造的氛围还是延续下来了,可以说话也允许说话,但在张瀚做了决定之后就去执行,孙敬亭被派去台湾不是惩罚他说话,而是做了决定之后他的执行力度不够,这有违于张瀚一直以来的坚持的东西,允许说话和坚决执行,如果一个部下不提意见他不合格,但提了意见之后还是自行其事,哪怕亲近如孙敬亭也只能请他先走开一段时间,如果还是拧着不合作,那就只能安排到闲职上去了。
当然表面的原因还是说孙敬亭需要当面去了解台湾的一切,这是给双方面子的说法,另外也确实这方面的考虑。
孙敬亭的身份地位还在常威之上,而且一直在中枢主持大局,有他去,台湾那边就不再是争论的焦点,只会得到越来越多的资源支持。
内部总会有纷争,哪怕是张瀚在有些事情上也只能协调,一味强力猛作的话很容易使部下离心离德,得到的结果很可能恰恰与所希望的相反。
“贞观至开元初,大唐用的胡兵胡将并不少,相反还很多,有很多仗并不是唐军去打,而是由归附的胡人去打,唐军只出少量精锐,指挥大量胡儿去打的胜仗不要太多。镇国守边,各地的节度使大唐边疆不断扩张,天宝时,除了安禄山,哥舒瀚和高仙芝也是胡人啊。”张瀚对王鄣,也是对众人解释道:“安史之乱,关键不是汉胡的身份,而是朝廷法度的崩坏,唐玄宗给安禄山一人身佩四节度印,边郡节度之兵数十万,他是汉人就不会反?节度之法可以使边郡兵有战力,不惧胡虏之患,但不能给节度使用人权和财权,要加以限制,也不能使一人节度多镇,这都是自取灭亡之道。况且内虚外实,也是要紧原因。若是唐初时,用胡人胡将也并无祸患。这一层,大家要谨记在内,我们和记处于上升期,把法度桩基打好了,这个时候都不敢用胡人,将来几十年百年之后,子孙后代更不敢用了,就有好的法度,也要有胸襟抱负才用的上啊。”
王鄣仔细听着,抱拳道:“属下思虑有些狭隘了,多谢大人开导。”
“你今日处理事情的方法很好,机变有余,回台湾之后不妨和张续文谈谈,对台湾的土人要拿出更好的办法来,畏威怀德,你们可以在这四个字上多下点功夫。”
张瀚又对王敬忠道:“你随孙政事官一起去台湾,同行的有很多精心挑出来的军官,把事情做好,弥补前过。”
王敬忠赶紧答道:“请大人放心,属下一定不会再叫大人失望。”
王鄣则道:“是,回去之后我会去见张副政事官,和他当面详细说一下今日的情形。”
“至于这些小部落还是要争取的。”张瀚点头笑笑,又继续说道:“不为我所用就会为东虏或北虏所用,粮食可以多运一些上来和他们贸易,但要他们拿出诚意来,我们不要他们的物产,叫他们拿去和别人贸易,我们和记拿粮食换人,组建一支胡人骑队,以侦察哨探为主,接受我们的训练和派驻军官是第一步。”
周耀道:“我建议只给他们提供轻兵器,训练也是以侦察和冷兵器骑战为主。”
“可以,军训司拿一个初步的计划给我。”
在场的人互相使着眼色,都看出对方的兴奋之色。
张瀚对领土有野心,所有他麾下的人当然也对领土有野心。
市场特有的嘈杂喧闹声响了起来,在场的连张瀚在内大多是商人或是商人出身,大家都很起劲的从窗子向下看过去,到处是交易买卖的人群,所有人都很着急,俄罗斯人急着把货出脱了好赶紧运着这边的货回去,一来一回对他们来说要很长的时间,当然这些人不可能等着货物出清再跑回来,汉商的货物周期他们早就算清楚了,这帮俄罗斯人会尽量赶在下一波大规模贸易的时候回来,到时候他们可以带回更多的货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