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四方(2 / 2)

加入书签

所谓父子天性,宇文克勤看到乳母怀中虎头虎脑肖像自己的宇文楷,便忍不住近了些,想要抱他入怀。

不成想宇文楷可不给他面子,小身子一扭就窝回了乳母的怀中,顺便把小脸儿埋在了乳母的肩头。

小小婴孩儿本就没什么记忆,他又成日养在景砚的身边,将自己的亲生父亲早就看做了陌生人一般,生分也是人之常情。宇文克勤却心中很不舒服,他又努力地凑近了些,结果,小孩子对陌生的气息敏感得很,他们眼中的陌生便意味着危险——

宇文楷嘴角一耷,抽噎了两下,然后便狂风暴雨般哇哇大哭起来。

宇文克勤两只手还扎在半空中,大感受伤。

抱着宇文楷的乳母见眼前的情景,也觉尴尬,又有点儿不知所措的恐慌,不由得瞥向景砚。

景砚不动声色地挥退了乳母。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被抱走还哭泣个不停,宇文克勤十分不舍。他坐回原处,脸上还难掩颓唐之意。

景砚不疾不徐道:“前次世子来时,楷儿正睡着。小孩子家家,许久不见,总会认生的。”

见宇文克勤面容一僵,景砚话锋一转道:“楷儿到底是世子的亲子,是要入嗣先逸王的。他与斐儿又是亲兄弟,将来兄弟二人同为王,又同殿为臣,世子脸上也更添光彩。”

宇文斐是相王世子的长子,将来自会名正言顺地承继相王的爵位;而宇文楷又会承继逸王爵位。如此,两位亲王就皆是宇文克勤所出,试问大周除了皇帝,谁还会比他更尊贵?

被太后点破这层,宇文克勤一怔,脸上不由得透出几分释然来。

景砚又道:“世子如此荣耀,皇帝又格外恩典允世子时时入宫探望楷儿,世子该当感怀在心才是。”

宇文克勤肃然道:“陛下对臣的君臣情意、兄妹情意,臣铭感于肺腑!”

君臣是公义,兄妹是私情,皆令人感激。

景砚点头道:“世子重情之人,哀家也是知道的。”

她说着,直视着宇文克勤,将一封折好的信笺推向他,“哀家此刻便有一件为难事,想请世子扶助一二。”

大周的太后,连皇帝都是她亲手抚养长大的,能有什么为难事难住她?

宇文克勤也懂得这个道理,他扫一眼纤纤素手下的纸张,心中不禁忐忑起来,直觉告诉他,这信笺同他、同相王府脱不开干系。

既食君禄、承君恩,就该忠君之事,何况,于私情上,他和皇帝更是从小一同长大的情分。皇帝心中何等敬重、在意太后,他比别人更懂得。“太后之意即皇帝之意”这件事,他从没怀疑过。

饶是如此,宇文克勤看罢宇文睿的信,也沉默了。

景砚淡淡地看着他,“世子怎么看?”

宇文克勤的嘴唇抿紧,脸上的神色也是变了几变,终于开口道:“太后要臣如何?”

景砚眉尖一挑,反问道:“哀家要世子如何做,世子便如何做吗?”

宇文克勤语结,神色更加复杂。

景砚轻笑道:“非是哀家要世子如何,而是皇帝期盼世子如何。世子可还记得先祖时的荣耀?”

宇文克勤眉头拧紧,“太后的意思是?”

“当年宇文仪叛逆,令祖宇文信忠君体国,大义灭亲,助高祖皇帝诛剿宇文仪乱|党,保大周江山稳固。高祖感念他高义,封双王,享不世之荣耀……”

宇文克勤闻言,面色惨白:“太后是要臣……要臣对亲弟弟……”

景砚正色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可是……”

景砚摇头打断他道:“世子须看得清楚,皇帝既已看清乱臣面目,就绝不会姑息纵容。难道世子要等到皇帝雷霆震怒,以致阖府皆遭连累吗?便是世子顾及手足情意,届时斐儿、楷儿都被连累,世子当真舍得吗?还有,皇帝多年来待世子如何?世子心里该有个判断吧?”

宇文克勤的额角上冷汗涔涔而下,他出神半晌,方道:“就算俭儿无状,可父王他年纪大了……”

景砚冷笑,凉凉道:“那么请问世子,斐儿和楷儿,世子更疼爱哪一个?若哀家所料不错,该当是小儿子吧?连世子尚且如此,何况相王?”

宇文克勤沉默了。他深知太后说得不错,相较世子妃周氏所诞的长子宇文斐,他更疼爱侧妃李氏所诞的宇文楷。不仅因为李氏的性子外柔内刚,极像他心中眷恋,无论如何都涂抹不去的沐漪寒,更因为宇文楷出生不久就被抱入宫中抚养。所谓远香近臭,越是日日见不到的,越是惦念着他的好。

他自认为还算是忠善之人,尚跳不出“偏心”二字,何况自己那举世公认的大草包父王?

看着怅然而去脚步虚浮的相王世子的背影,景砚的眉眼间泛上了愁容——

为了宇文楷的将来,为了宇文睿的兄妹情意,更为了成全宇文睿“明君”的声名,她为宇文克勤指了一条明路,可是这位相王世子明显是个内里良善忠直过了头的。只怕啊,他不仅成不了好的内应,还会成为下一步行动的绊脚石。

景砚默默长叹一声,吩咐申全传何冲来见。

有些事,她不得不提前做好准备以保万全。

景砚突然觉得有些心累: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呢?是不是无忧凯旋之时,自己就可以放下这副担子交给她了呢?

可是,她也知道,国事是永远处理不完的,而她,更不可能舍得让宇文睿负担一切。

殿外,春风拂面,杨柳抽枝,让人不由得肖想杨柳堤晓风拂面的江南风光。

江南,塞外,西域,东海……这天地间那么多的地方她没有去过,或许,唯有驰骋于四方,才是最最快乐的事。

景砚凝着大好春光,不觉痴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