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 朋友的定义(1 / 2)

加入书签

高飞是非常理解蒋介石的苦衷的,蒋介石平生所愿就是统一中国的政权与军权,而两者之间却是无法分割开来的,中国的军权已经成为了蒋介石的心头之患,蒋介石的夙愿是建设一支真正属于国家而不是个人的武装力量。

实际上早在1928年蒋介石便开始与德国展开军事经济合作,力主并聘用德国军事顾问团来提高中国军队帮助改编,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并且在中日关系日趋紧张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1934年开始德国顾问团帮蒋介石创建了三个德械标准示范师,并组建了十个炮兵营,并促使国民政府组建工兵、汽车、装甲、高射炮、海岸要塞、电信、炮兵航空观测机队等专业化部队。

到全面抗战爆发开始之前,德国军事顾问团为蒋介石整编的精锐部队已经接近三十万,这些部队大部分装备使用德制武器装备,其中包括以教导总队为核心的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等近十万战斗力非常强悍的精锐部队。

而且国民政府还从德国购买了大量的军火物资,特别是年全面抗战爆发之前的一年,中德贸易帐目显示至少有一点四亿马克的德国军火物资运抵中国,特别是1937年底中日激战最为激烈的期间,德国不但没有像美国、英国、法国、苏联这些国家一样限制对华出口武器,反而加紧对华军火运输,德军甚至整师整师的从现役部队抽调武器移交,从步枪、坦克到钢盔,这些德国武器让中国撑过了日本人的狂潮。

除此之外,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德国军事顾问还为中方制定了一个所谓的发展军火工业的计划,在德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汉阳兵工厂1935年初生产出仿制德国毛瑟98型的中正式步枪,南京兵工厂开始生产二四式马克沁机关枪,河南巩县兵工厂则开始生产德国人设计的迫击炮与野炮,德国军事顾问团巩县还建造了一座防毒面具工厂与武器零部件加工厂,中国主要的现代军工产业,几乎全部是在德国人的帮助下建成的,对此高飞一直心怀感激,虽然历史上德国人在欧洲所谓无恶不作,但是整体来看德国给予中国的帮助确实非常之大,如果没有德械部队的坚决抵抗,三个月灭亡中国并非日本人的一句狂话,历史上也真的差一点实现,日本人不好对付,每一次大战皆是一寸山河一寸血肉用人命堆出来的。   抗日之血祭山河771

高飞记忆犹新的淞沪罗店大血战,他本人就是泡在鲜血和尸体之中,尽管当时蒋介石将其全部的中央军精锐主力部队投入战斗,尽管经德式训练和装备了德式轻武器的中国军队在日军攻击下显示了顽强的战斗意志,但是无奈中日两军因为两国的综合国力工业水平整体实力的差距实在过于悬殊,中国军队惨败不可避免,耗资过亿修建的东方兴登堡防线甚至未发挥任何抵抗作用就被抛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