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余波(中)(2 / 2)

加入书签

而在这之前,或者是说在下令苏角以及渉间两人率军增援东胡的一段时间后,张嘉师与陈平等人商议,准备了三个方面的应对手段。

第一个应对手段,是一旦匈奴人有出兵南下的苗头,大秦帝国的军队会迅速抢占与匈奴人进行协定的几个互市区域。

这一种手段,并不是主要为了应对匈奴人的入侵,而是主要为了掠夺这些互市当中,关乎于匈奴囤积的相应物资。

毕竟这些互市在建立了数年的时间当中,成为了双方的官方以及民间贸易的重要地区。

双方在这些地区囤积的物资数量并不在少数,若是将匈奴人囤积在这些地区的互市物资掠夺一空,虽然无法让匈奴人伤筋动骨,但是张嘉师可以想象到,冒顿必然也会很心痛这些物资的流失。

可以说,张嘉师就是希望通过这一步的方案,来扰乱匈奴人的进攻计划。

但是么,到底这种做法会给战争带来多大的影响,张嘉师认为也不过是一个未知之数。

当然,张嘉师自己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没有什么必要的话,这些互市的匈奴人,还是不要使用太过于激烈的手段来对付。毕竟这也关乎这一个国家的脸面问题。

毕竟自己下令掠夺匈奴人的囤积物资已经算不是很厚道的事情,若是还将这些匈奴人杀掉,对于大秦帝国的声威打击同样也很大。

所以张嘉师在下达这样的命令之前,也补充了一点,那就是这些互市当中被抓获的匈奴人,只要不是在抓捕当中采取太过激烈的手段进行应对,那么对于大秦帝国而言,也不是一件坏事情。

张嘉师虽然也认为面子这种东西很玄学,但是一个国家假如连“面子”都没有了的话,那么等待大秦帝国的外交政策,必然是有着相当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应对手段,则是张嘉师下令在长城后方,尤其是修筑了驰道级别道路的地区,安装了那种在后世传说的很玄乎的轨路。

至于为啥说很玄乎,因为后世对这些轨路的推测根本脱离实际。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

现在铁路不是铁铸造的,而是轧制的钢轨。秦始皇的“轨(铁)路”当然也不是铁铸造的,而用木材铺设。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

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工程量,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玄乎的地方也就在这些专家的推测:专家们的意见是,这些轨路一定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马在这儿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车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

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或者说是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公认的速度至少应该一天一夜六百公里,有的人认为七百公里。这是比八百里加急还高一倍多的速度。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并且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张嘉师表示,这些专家开过车没有?这些轨路若是按照他们的设想,这些马车在高速奔驰下根本无法刹车,若是出于下坡道路上,说不定还会出现一幕幕马车的车厢会向前加速,直接撞到马匹的悲剧,洒落货物什么的还是小儿科了……

至于什么“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的说法,张嘉师同样表示呵呵了,因为这一种设计无助于马匹减速……

而在经过相应的说明,张嘉师得到的是这种轨路的使用方式,那就是这些轨路并不是马车车道,而是一种手推车的专用通道。而且,大秦帝国的道路建设人员并不是白痴,因为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这种轨路更多的是一种坑爹玩意,因为就算是使用人力推动,这些轨路在下坡跟上坡处都很难进行控制。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这些轨路在平原地区有着很好的用处。

而也是张嘉师进行的第三种应对方案——装甲列车,或者是说装甲马车。

没错,张嘉师将装甲马车搞鼓出来,并且运用在这种轨路上面。

这种装甲马车,需要使用四匹战马进行拉动,而且在作战的时候,驭手会驱赶这些马匹离开,然后让这些装甲马车的人员停留在原地作战。

这样的情况固然是有些愚蠢,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些装甲马车的防御能力相对而言很强。没有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装甲马车还能够发挥出足够的作用。

而且在这种仿造后世西欧四轮马车的双层装甲马车上,上面的那一层则是配备了两门射角各自为总体240度,呈现圆扇形打击面的排弩,而在这些排弩没有使用的时候,则是能够一前一后的对着马车前后方向。

也就是说,只要马车能够进行横列应对敌人的攻势,那么这些马车的排弩就能够对同一个位置进行射击。

而在下面的那一层,则是有着六个一组的秦军强弩手或者是强弓手进行作战,利用手中的利器对敌人进行有效的远程打击。

当然,一辆装甲马车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只要在有可能让匈奴人轻松突破的区域,张嘉师都会在这些驰道两侧各自修筑三条轨路,而每一条轨路平均配备四辆或者是六辆装甲马车。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这些轨路在战争层面上所发挥出来的重要作用。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些装甲马车的速度较慢,哪怕是使用四匹马牵引,因为很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张嘉师最后也不得不规定这些马车的行驶速度上限。

毕竟张嘉师还不希望这些花费不菲的防御体系,在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之前,首先会来一次次的车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