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大朝会(44)(1 / 2)
第589章 大朝会(44)
2018-04-15 作者: 苍穹战狼
第589章 大朝会(44)
王氏家族的崛起,固然是与大秦帝国的几任皇帝之间的皇权逐渐衰弱有着相应的直接关系。但是毫无疑问,若是让这个情况逐渐恶化下去,即使是王氏家族最终无法取大秦帝国的皇族而代之,都会引发地方体系的坐大,继而让军阀甚至是藩镇这种相对较为极端的势力出现。
在张嘉师所知道的历史当中,中国的军阀割据事实上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时候已经出现相应的端倪。
其中,以被项羽所杀的叛乱会稽郡太守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这一位仁兄可以说开创了一个职业的先河。
而军阀的传统意义,是指在正常的国家体系内,由自成派系的军人组成军事集团,对国家地域划分势力范围,使用军事手段割据一方,并控制其割据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税务等政府机构和所属官员的任命。军阀是国家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衰弱的产物。军阀一般都无视中央政府的存在,有的甚至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其军事集团只服从于军事首领,并不服从于中央政府。
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朝代的终结都出现过军阀或是军阀混战,比较著名的有汉末、隋末、元末的军阀混战和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以及直系、皖系、奉系等军阀的相互混战。
而中国历史上有所记载的第一个军阀,出自《新唐书》:“郭虔瓘,齐州历城人,开元初录军阀,迁累右骁卫将军兼北庭都金山道副大总管。”
《玉海》记载更为详细:“郭瓘,开元初录军阀(二年四月庚申),累迁左骁卫将军兼北庭都赐衣一袭薛讷,破吐蕃于武阶(开元二年十月甲子)帝命紫舍人倪若水即军陟功状拜讷左(一作右)羽林大将军(一云十月癸未)”两则史料的记载稍有出入,但均显示唐人所谓的“军阀”是从军事角度出发的,意思为军功,但与社会的上层地位有很大的关系。这显然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有关。
这种军阀的描述,更多算是一种拥有军事力量的门阀大族的力量代表。
而这种军阀的出现,更多与世家大族之间有着很大的关系。
毕竟在这一段历史的情况而言,尤其是作为这种世家大族作为代表的军阀,在历史上占据了很大的编幅。
其中,以汉末时期的军阀代表当中的四世三公的袁绍以及袁术两人,算得上是当中的代表。
这种军阀的出现,由于当其时的社会制度,世族和庶族的社会地位有可能发生变化。
但是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度仅是为庶族开通了一条通向上层的道路,而世族凭借门第、文化传统的优势、长期以来所建立的关系网,依靠科举世族跻身于政治上层的机会远大于庶族。所以,社会上的门阀观念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延续了下来。而主要依靠世族不屑一顾的军功跻身于社会上层的庶族为了提高名望和政治地位,也热衷于修著谱牒,以便得到特权阶层的认可。可以说,唐代的“军阀”在直接含义上,是军事意义的,间接含义上才是政治意义的,但无论如何,“军阀”是唐代时人成为特殊阶层的一个条件,这也是“军阀”一词的含义后来演变成凭借权势造成特殊地位的军人或军人集团的原因。
而这种军阀在唐朝中后期,则是逐渐演变成一个军阀体系的极端之一——藩镇:
藩镇,亦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唐代朝廷设置军镇,本为保卫自身安全,唐玄宗为防止边倕各异族的进犯,大量扩充防戍军镇,设立节度使。
唐朝的军制,显著的一点是继承前朝在重要地点设置都督府。睿宗时设节度大使,玄宗时开始扩大节度大使职权,并在边境设置十节度使,统称“藩镇”。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藩镇雏形。
这种藩镇看起来与当其时的军阀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这些藩镇节度使当中,很多人都跟当其时的世家大族有着一定的关系。
而节度使这一个官职,成为了藩镇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
在唐朝从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渐趋破坏,流民、逃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玄宗时期曾采用很多种办法试图解决。一是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徙;二是检括客户,听其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在这几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失败了,而募流民客户为兵的办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解决了社会问题,却使这批人渐渐成为雇佣职业兵而不可卒去。于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节度使制度的开端,是从唐开元天宝年间所设立的缘边节度使。这和当时的边疆形势是分不开的。在这以前,唐在厉兵秣马击败了******之后,实际上对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着旺盛着扩张进攻的。唐初先后击破了******,薛延陀,降伏漠北诸部,设立都督府;此后,又打败西突厥,灭高昌,于其地设立州县治理,奠定了唐朝辽阔的疆域。但进攻的步伐还没有停止,显庆年间又平西突厥贺鲁,设立二都护府统其地。又在新疆以西,波斯以东的地区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县一百一十。
而节度使的权利到底有多大,可以从这一方面的描述能够看得出来:
《新唐书?百官志四》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持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驿则上闻。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印迎于道左。”
这一个情况,也在某个意义上描述了藩镇与军阀之间有着一定的共同性。
………………………………………………分割线…………………………………………
王氏家族虽然眼下并不具备作为一个军阀的条件,但是对于嬴秀而言,他尽管也不太明白军阀的实际含义以及它的出现对于大秦帝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但是这不代表认为自己以及大秦帝国的核心利益受到挑战的嬴秀,会与眼下实力算是逐渐衰落的王氏家族达成和平的共识。
嬴秀认为一句从张嘉师时期流传下来的话,不无道理:
“无论是势力之间,亦或是国家之间,永远都不会有一直忠诚可信的朋友,也不会有永远敌视而无法调和的敌人,有的只是双方之间到底有没有进行利益联结的基础。因为一切都有可能因为利益而发生也许谁都无法预料到的变化。”
也许,也就是因为这样,嬴秀才会清楚的认识到王氏家族,对于他甚至是整个大秦帝国皇族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毕竟若非这种根本利益被触动的情况,嬴秀一开始也不会过于的仇视王氏家族。当然,这一个情况可以说从嬴秀的兄长嬴伯衍意外死亡之后,已经定下了不可调和的基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