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1 / 2)

加入书签

第896章

2018-04-15 作者: 苍穹战狼

第896章

青玉灵书并没有关于诸葛弩的详细记载,张嘉师即使是想要在这方面找到相应的资料也是很困难的事情。

但是对于张嘉师而言,一款使用于骑兵的连发手弩,是非常重要的装备。

大秦帝国眼下的新式骑兵,在骑射方面的水平与匈奴人相比,依旧是有着整体的差距。

即使是有着马镫以及高桥马鞍等装备的帮助,让骑士们在骑射当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命中率甚至是在奔射当中有着较高的稳定性,让骑射水平有着很大的提升。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训练一个及格的弓骑兵,依旧是一个周期时间相当长的问题。

也许,在列装了在骑兵上能够使用的连发手弩,在骑兵部队的作战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其中近程的作战能力。这是张嘉师认为很有可能达到的要求。

只不过,张嘉师从关于诸葛元戎弩的相应记载来看,这种很有可能就是床弩的一个变种的玩意,根本就不是给骑兵部队使用的。

而马均所改良的诸葛弩,在骑兵上能否进行装填甚至是使用,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但是以上的问题事实上都不是很大的问题,张嘉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决定将思路投向弹弩这个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战争记载的武器。

……

张嘉师所看重的并不是弹弩的杀伤力,在很多方面而言,弹弩也许是很小型,甚至是能够在马背上进行装填,这一点对于骑兵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也许,在历史上,有不少勇武著称的人能够在马背上使用蹶张弩,但是这样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张嘉师亲身见识过的,大概也就是只用项羽,龙且,樊哙这种武力相当高的高手能够做到这一点。

而这种事情只可以当特例,远无法将其与眼下秦帝国整体骑兵水平相提并论。

所以,假如过于追求骑兵弩的性能,就算是能够做到这一点,恐怕更多的都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员使用。

而弹弩的相应描述,也许张嘉师自己都不会太过于在意,毕竟张嘉师不认为这种物理原理发射的弹丸,能够对一定距离外的披甲人员有着足够的伤害。

但是弹弩的相应描述却给张嘉师带来了另外一个思路,那就是假如将弹弩的原理配合眼下大秦帝国所流行的破甲箭进行相应的改良,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

在匈奴人入侵之前的一段时间,张嘉师就将自己的思路跟墨家工匠进行相应的交流。

毕竟相对于他这个在机关术当中的半吊子都算不上的人眼里,这种专业性的问题,当然还得交给专业人员来做。

………………………………………………分割线…………………………………………

在后世,很多人认为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

法自术起,机由心生。在各种机械装置里,机关堪称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隐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着整体的运动趋势,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至高体现。当现代人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满奇思妙想的机关之术时,已不仅在寻找机关本身,还会发现机关背后古人的心思。

墨家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支对于机关术有着整合性以及创新性的组织:

《墨子?备高临》记载了一款连弩车。这是一种置于城墙上可同时放出的大弩箭六十支,小弩箭无数的大型机械装置,需十个人驾驶,最为巧妙的是长为十尺的弩箭的箭尾用绳子系住,射出后能用辘轳迅速卷起收回。

而张嘉师在经过了相应的了解之后,只能够说这玩意更多地就是类似于明朝时期的“一窝蜂”之类的武器。

《墨子?备城门》当中记载了一款转射机,这也是一种置于城墙上的大型发射机,机长六尺,由两人操纵,与连弩车不同的是转射机更为灵活,能够在一人射箭的同时由另一人将机座旋转。

同样是《墨子?备城门》,记载了籍车这种武器:藉车外部包铁,一部分埋在地下,是能够投射炭火的机器,由多人操纵用来防备敌方的攻城队。

……

而在后世,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墨翟被当其时的人有着以下的理解:

墨子擅长工巧和制作,在军事技术方面高于其他诸子,堪称博学多才。据说他能在顷刻之间将三寸之木削为可载300公斤重的轴承。

据《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一日而败”。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云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他还擅长守城技术(即所谓的“墨守”),其弟子将他的经验总结成《城守》二十一篇。

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西到郑、卫,南到楚、越。鲁阳文君要攻打郑国,墨子知道后又前去说之以理,说服鲁阳文君停止攻郑。他“南游使卫”,宣讲“蓄士”以备守御。又多次访问楚国,献书楚惠王。但后来他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吾言,用我道”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

关于墨子的事迹,最著名,也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止楚攻宋”的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