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人丁单薄的开国世家(1 / 2)
第933章 人丁单薄的开国世家
2018-04-15 作者: 苍穹战狼
第933章 人丁单薄的开国世家
而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宗室体系,一开始相对而言人丁单薄的例子也不算是少数。
而在中国历史上,宋朝开国之后的情况可以说相当符合这个描述。
……
但是有一点是很有意思的,那就是赵家并非是“孤家寡人”,因为赵家本是一个地区的望族代表。
赵弘殷家族本贯为涿郡赵氏,又称河间赵氏,为战国时期赵幽缪王迁的后人。
由于宋朝皇室的影响力,涿郡赵氏的声望超过了同是望族的天水赵氏。涿郡赵氏与颍川赵氏有关联。涿郡赵氏的赵广汉曾任颍川太守,他的支派子孙后迁居颍川,又衍生出颍川赵氏。唐之后,人口广众多,也是望族。
但是赵弘殷一脉有可能是人丁单薄的范畴,因为根据宋史的部分描述,赵匡胤并没有分封近支宗亲为王的记载:
宋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涿郡人(今河北省保定涿州市),后迁居洛阳,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继任者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官拜后汉护圣军都指挥使,据闻「少时骁勇异常,擅长骑马、弓箭」。
后来因其次子赵匡胤投靠郭威幕府,赵弘殷被派护驾出征,在儿子劝说之下倒戈,又在郭威和周世宗柴荣手下效力,先后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助周太祖郭威起兵推翻后汉,建立后周。从而出任检校司徒,统率禁兵,封天水县男。
赵弘殷之次子赵匡胤受周世宗柴荣临终托孤,在周世宗柴荣驾崩后,辅佐幼主后周恭帝柴宗训。受部下拥立,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称帝,是为宋太祖。建宋。柴氏后人并未遭不测,而是获得宋室厚待。赵匡胤南征北讨,先后灭后蜀、南汉和南唐等国,再次建立了相对统一中原王朝。
但是也许是宗亲较少的原因,宋朝初期出现的两个著名历史事件,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前提所导致的。
一个是“杯酒释兵权”,另外一个则是“金匮之盟”。
……
在五代十国时期,臣强君弱成为了一个国家灭亡的相当重要因素。
比如是后晋,在后晋建立之前,李从珂继位以后。虽然石敬瑭帮他除掉了李从厚这个后患,但并没有信任他,反而将石敬瑭当成最大的威胁来对待,想尽办法要将他调离河东这块根据地。
石敬瑭认为我不兴乱,朝廷发之,安能束手于道路?遂决意谋反。大将刘知远,掌书记桑维翰也有此意。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责后唐末帝是明宗养子,不应承祀,要求让位于许王李从益。后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其官爵,并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将兵三万筑长围以攻太原。
石敬瑭在河东的兵力不足以抵挡后唐的进攻,因此石敬瑭决定求助于契丹。作为条件,他同意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并对辽太宗耶律德光自称“儿”。
于是,辽太宗决定帮助石敬瑭。但后唐君臣对契丹的来援却毫无戒备,没有及早截断雁门诸通道,致使契丹主耶律德光所率的军队顺利度过险要,进抵太原,大败后唐军队,将后唐五万大军包围于晋安寨。
被围于晋安寨的后唐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军心已乱,副使杨光远、大将安审琦劝主帅张敬达投降,遭到拒绝,索性将他杀害,举全军投降了石敬瑭。契丹主作册书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大晋,契丹主自解衣冠授之。石敬瑭遂即位于柳林。不久石敬瑭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石敬瑭依靠契丹自藩帅而夺得帝位,所以每年除了向契丹贡奉大量的财物外,吉凶庆吊,从未遗忘,使者相望于道,奉表称臣,称契丹主为父皇帝,其实他比耶律德光还要大九岁,契丹太后、太子、诸王、元帅以及重要大臣韩延徽等,也都有贿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于别殿拜受诏敕,契丹使者小不如意,多出不逊之语。
对于这一切石敬瑭都忍受下来了,但朝野上下咸以为耻,有的大臣也因此而拒绝出使契丹。如兵部尚书王权就是如此,石敬瑭派他出使契丹,向其主献徽号,王权耻于向契丹主跪拜,宁愿丢官,也不愿充使。
但是即使是如此,也就是成为儿皇帝的石敬瑭,其位置都可以说相当不稳:
后晋的将帅们多有不服石敬瑭,他们想凭借自己的实力,夺取天子之位。
如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就是这样一个跋扈的武夫,他常对人说:“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此话虽出自安重荣之口,却反映了当时藩帅们普遍存在的思想。此人虽是野心勃勃的武夫,但比起石敬瑭来,多少还有些民族气节。
史书记载说:他每见契丹使者,必指着鼻子大声谩骂。他不服石敬瑭,遂收聚亡命,收市战马,屯积粮草,准备将来起事。又联合契丹境内的吐谷浑等族以为援,招纳吐谷浑首领白承福等率本族三万馀帐内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实力。他还公然上书,指斥石敬瑭向契丹奉表称臣,贡献中国珍异财宝,并将此书散发给朝中大臣及诸镇藩帅,使得石敬瑭十分恼火。契丹对大批吐谷浑人的内迁也十分不满,接连遣使责备石敬瑭。
石敬瑭内外交困,焦虑万分,亲自跑到邺都,连下诏书劝谕安重荣,却毫无效果。天福六年冬,安重荣大集境内军民,众至数万,向后晋的都城汴梁进军,由于石敬瑭收买了其部将,导致战败。安重荣兵败被杀后,石敬瑭为讨好契丹,竟将安重荣的头颅送给了契丹,表示自己的一片顺服之心。
早在安重荣起兵之前,后晋的天雄节度使范延光就已经举兵反叛,时在天福二年。当时义成节度使符彦饶、东都巡检使张从宾等,皆举兵响应。只是由于他们各自为战,相互协调不够,才被石敬瑭各个击破。在安重荣举兵的同时,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利用后晋王朝全力对付安重荣之机,起兵于襄州,并进攻邓州,久攻不克,后来兵败身亡。
后晋诸镇藩帅的这种不稳定状态,使得石敬瑭十分不安。武力镇压,显然实力不足,于是只好采取姑息政策,以保住石氏家族的统治地位。因此在后晋统治时期,各地藩帅中骄恣残暴者有之,残酷克剥者有之,专横跋扈者有之,致使当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