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凤鸣将军(1 / 2)

加入书签

再说苏青御器来到青城之后,发现依然十分神秘的原军大营,将青城层层围困其,她到达之时,正好遇到陆玉亲自带军出城叫阵,但不管离军怎么击鼓进攻,原军只是闭营不出,而离军却根本无法靠近敌营一步!

陆玉神情悲壮的领军回城,她明知道自已所领的之兵,跟原军相比无异于以卵击石,但却不甘心就此引颈就戮!

是的,她之所以苦苦撑着不降,不过是为离国保全最后的一丝尊严!也是其身为将军的不屈之心。

其实,自已原军兵临青城之下的天起,她心里明白,离国迟早有一天会亡,但却怎么也无法接受主动投诚!

若是,离国真的气数以尽,被其他国以正大光明之战所灭,陆玉纵战死也无憾,但亡在诡兵异将的原军手里,她心有不甘!

但是,她曾无数次派人前往仙山救求,但却一无所回,如今,她能做的只有拼死一战!

苏青看着陆玉挺的笔直的背,不由为之悲哀:面对强大无比的敌人,为家,为国,为民,为已,她虽知不敌却无法退缩,也不能退缩。

这是个令人心生敬意的,真正的铁骨铮铮的女将!

纵然在此时,她依然不敢公布自已的女儿之身,也许直到战死沙场那刻,她都不能真正将自已的身份公诸于众。

这,才是陆玉最大的悲哀吧!作为一个忠心为国,奋勇杀敌的人,只因为她是女人,至国破人亡,也不能光明正大的摆明真身。想到这里,苏青突十分同情她,万分为之鸣不平!

当陆玉领着一队亲兵回到城中的将军府时,只见一位身穿宫服的人正在将军府大门口等她。

“不知王侍卫长前来,所有何事?王上又有何诏令下达?”陆玉虽嘴上不客气,但依然规规距距的伏身跪下。

王侍卫长深深的看了眼这位桀骜不驯的少年将军一眼,想到宫中王上对其恨之入骨。不由拉长了声音有些傲慢的说:“王上有旨。命陆大将军即刻进宫!”

陆玉冷笑一声,沉着的回道:“烦请侍卫长回去,代末将军跟王上禀报一声。就说大敌当前,兵临城下,末将不能断然离开!”

“陆上将军难受又要抗旨不成?”王侍卫长面色肃然的问道。

陆玉直起身子抱拳回道:“将在外,君有所不受!请——”说完。起身大步流星进入将军府,根本不理会。依然在身后大惊小叫的王侍卫长。

见状,苏青不由感叹:看来,在陆玉已作好与青城共存亡的心,报了死战之心。否则,也不会这般得罪一心想着投诚的离国国君了。

想到这里,她不禁摇摇头:纵然离国侥幸未亡。陆玉这般目无君上,也很难在军中立足。也许,她根本没想过,要在军中屹立不倒吧?想到其女子身份,苏不由猜测道。

既然这样,那么何不帮她一把呢?

“陆将军,老道不请自来,失礼,失礼!”苏青突然出现在将军府内对关在书房内查看军务的陆玉说。

看到突然出现在面前的苏青,陆玉惊喜万分的问:“真的是您吗?老神仙,你是来救离国的吗?”

苏青看着她微微一笑说:“我也希望你们离国可以保全,不过,更希望你能够以女将军之名昭告天下,让天下人看看女子也可以为国为国献身沙场!”

说完,她在陆玉面前从容卸掉妆扮,然后,对目瞪口呆的陆玉说:“看吧,我也是以女儿身入道修真,如今也有所小成。陆玉,若是离亡,想必你也不会苟活于世,既然如此,为何不光明正大的存于世间?”

听她一番话,陆玉内心不由翻起千层大浪:她从未敢想过,有一天将以女子的身份领兵为将!

她只从话本中看到过有仙女的故事,却从未见过真正的仙子,没想曾助自已一臂之力的仙道竟然也是一位女仙!

既然仙子指点,陆玉心里也升起一个大胆的念头,她要以女儿之身率领离国大军,同样,以女将之名面世!

当陆玉以女装出现在众将面前时,顿时也水入沸油一般炸开了锅!这些人都不敢相信,那个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勇猛无比,武艺高强的上将军竟然是位美貌娇娘子!

但是,他们也只是一时感叹几句,很快就安静下来,面对陆玉依然十分忠诚信服。

这让陆玉感动异常,她声音哽咽的看着座下众将问:“你们,真的不介意我的女子身份?不觉得被女子所统领为耻?”

“不行,我们保会一直追随将军左右!”她话音刚落,所以将官自座上立起,齐声应道。

闻言,陆玉只觉得内心豪气冲天,她激动的连声道:“好,好,众将请就座!有你们此言,我陆玉不枉沙场出生入死几年!”

“不管上将军您是男是女,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将军,我张豹子誓死跟着将军!”陆玉下手左侧,一位生得十分威猛的将领起身郑重的说。

紧接着,在座十数位将军皆起身表明跟着她,与离国共存亡之心。

当陆玉将苏青介绍给在座各位将领时,这些人方才明白,隐瞒数年份的陆将军为何突然公布女子之身,原来,是受这位仙子点化。

难道,离国有救了?可以摆脱亡国之险?

必须由一位女将率领他们复国?

一时间,众将领心中澎湃不已,各种想法自心头冒出,但有一点有就是,他们看到了复国的希望!

如今,虽然青城仍在,但世人皆知,已基本被占领的离国,其实,已经亡国了。

所差的只是青城投诚,或者被攻破罢了。

换回女装之后。陆玉并未带苏青到城头观查敌情,而是,带她来到青城大街之上,只见往日繁华的街道,如今清冷异常。

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关张,所见之人除去达官贵人之家,一般百姓很少。

当她们穿过主街道。来到一条小巷子时。只见许多人挤到一排粥棚下面领善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