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发奋(2 / 2)

加入书签

一般人学习英语学着学着就坚持不下来了,往往功败垂成。王元平非但不倦且还像打了鸡血似的,越学越有劲。和放假在家的那段时间一样,他每天时间排的很满,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外,还要继续学习。年前根据父亲的建议他去报考了自学考试,四月份已经考过一次,他报了四门考过了三门,考试时听说今年七月份有次加考,他大体盘算了一下,今年十月份考试完毕后如果不出意外,就可以十几门单科来,明年一年应该可以考完。

1987年的四月末,天开始变暖了,人也变得懒洋洋的。这天,王元平刚到办公室,乡邮局的邮递员敲门进来,拿出一封信让王元平签收,王元平签字后打开心一下子绷紧了。是小说家寄来的信另有一本小说家刊物,信中高度评价了他的作品,说是新时期不可多得一部作品。他亟不可待的翻开刊物,刊物第一版就是他的小说《过年》,一部四万多字的小说整整占了刊物的前四分之一!

王元平高兴极了,如痴如醉的闻着刊物的油墨香。邮递员又从挎包内掏出一个汇款单递给王元平,他接过一看是稿费,上写467元。天哪,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此时他的工资已经涨到了每月近百元,而这个数字是他近半年的工资!

办公室的其它老师也陆续回来了,得知这一喜讯大家都替他高兴,还有嚷嚷着让他请客。

王元平第一时间跑去找到薛成功,告诉他这个好消息,薛成功更为高兴,和王元平近一年的相处,他们早已成为挚友,薛成功甚至常常产生错觉,以为他是自己的儿子,不,某种程度上说,他对他比对自己儿子还要上心!

因为在他的身上,他仿佛看到年轻时的自己。没错,他已视王元平为化身!

学校能出一个作家潘黎明也很高兴。但心里总感觉到王元平有些不务正业,出书虽然是好事,但潘黎明总认为他应该把心放到工作上,努力把教学工作搞上去,至于写书,应该是业务的事。

他想,如果是教学工作能在地区或是县上得个奖那就好了,心里这样想着,不自觉的脸上也会溜漏一点点不满。这些王元平没有注意到,而薛成功看到心里了。他是个明白人,知道潘黎明为何不满。

于是,他把王元平叫到自己宿舍,跟他说了让他今后在教学上多下下工夫,多琢磨一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把所负责教的班成绩搞上去,王元平本来很高兴,但此时被兜头泼了一瓢冷水,多少有些不服。愤愤的守着薛成功发牢骚,是不是看自己的小说发表他们嫉妒,拿这个说事。

薛成功脸色一沉道你这样想就错了,潘黎明是个很不错的人,一个对工作非常有热情的人,他敬业、善良,事事处处为他人着想。比如学校宿舍,原本是没有的,是他从不多的经费中挤出来一些置办了吃住用品,解决了老师中午休息和两个老师吃住问题。又是他,想方设法改善学校的条件,能让周围片区的孩子们都有学上,有些困难家庭交不起学费,他就创造条件免收。

栗山完小是在潘黎明手里建立起来的,老校址借驻在栗山大队办公室里。刚刚收拾这个破庙宇时,没人管没人问。潘黎明带领一帮老师自己动手修起来这个学校。整整47天,有时天气恶劣,买不到吃的东西只好一天吃一顿饭。白天修房子、推土奠操场,晚上看东西。他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吗。整整47天,谁能坚持住?搁你身上能行吗?你想这样善良、敬业,一心一意为学生着想的校长哪里有?

再有,去年冬天学校特意买了煤,这在栗山小学还是头一次,以前都是烧山上的松笼,乌烟瘴气呛死人还不暖和。现在有煤多好炉火烧的旺旺的,孩子们也不用呵气搓手学习了,这是解决多大的问题,大阳乡几十个小学除了中心小学取暖烧煤,栗山是第一个。

你知道买煤的钱是怎么来的吗,是他去乡里的造纸厂拼酒拼出来的,为了这点煤,他把自己喝进了医院躺了一星期!

你觉得做校长到这个份上还有吗?

你我能遇到一个这样的好校长那是我们的善缘!

王元平沉默了,其实想想校长对自己真的很不错,自己刚来时不知道怎么教学。还记得第一次上课因为紧张忘词,课上的干干巴巴的,再以后就不太敢上讲台了,是他一直在鼓励自己,手把手的教他该怎么上,自己才渐渐的敢上讲台了,也才算是个教师了。如果不是潘黎明,自己能不能站上这三尺讲台难说。

想到这里王元平深深陷入自责中,对薛成功说我错了!

薛成功告诉他今后不管做什么,不要随意讲怪话发牢骚;冲动时不要随意做决定,等冷静下来再开口。这两句话你一定要印在大脑里刻、到骨头上终生记住!我年轻时在这方面的教训太深刻了,也因此吃过大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