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发展与战局(1 / 2)

加入书签

二十一世纪,蹭文化流行,蹭饭,噌车,蹭网的都有。().海唐国这次行动,噌得等级更高--蹭盟军的战胜收益。对此,李广觉得倍儿爽。

令李广更满意的是,这一行动是由外交部建议的,说明海唐国的各个部门已经有了相当工作能力。

虽然不知道到底能蹭回来多少利益,但是李广肯定再少也绝对能填补出兵的成本。

此外,海抗军出现在欧洲战场,无论实际上是不是作战,那都是一个姿态,不仅有利用海唐国从意大利身上搞点好处,还能为将来在德国身上捞好处做好铺垫。

唯一令李广担心的是,这一支舰队陆军的两个营战斗力尚可,但是海军方面,不仅舰船老旧,士兵也大多是新手。唯一比较令李广放心的是pjp号水上飞机母舰,舰员和飞行员有差不多一半是老兵。

不过外交部长颜惠庆一再保证,不直接参战。李广决定相信这位意气风发的老外交官。

打发走了海抗军这支“蹭饭”舰队,李广再次开始召集人手集思广益,制定如何移民大唐岛周围岛屿上的土著。

要知道,这些岛屿在二战后纷纷读力,成为一个又一个的国家,比如塞舌尔,科摩罗,毛里求斯,留泥旺。

美英等国,在二战后可是经常的耍花招的。以民族读力为口号占领国际道义的制高点,然后鼓励国家**。海唐国政斧领导人中,对于这种手腕尚未见识过,但是身为穿越人士的李广,绝对不容许海唐国吃这种亏。

那么,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李广要做的就是干脆利落,永免后患。这个前提当然是不能搞什么种族**,那玩意李广真的接受不了。李广的办法就是全部移民莫桑比克。

当然,移民的同时,让这些土著开始使用唐元,从而使得唐元在非洲大陆开始推广,这才是对海唐国最为有利的。

本来,转移这些土著到莫桑比克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那就是海抗军直接出兵干掉葡萄牙殖民当局,占领莫桑比克。做到这一点,李广有足够的信心,莫桑比克那里的葡萄牙人总共不过两万,军力连三千都没有。莫桑比克有多大呢?八十万平方公里,那么点葡萄牙人根本就看不过来的。

但是,最近从杜鲁门那里得到的消息,使得李广不得不小心从事。

这么说吧,海唐国击败了法国,占领大唐岛。美国欢迎,毕竟维稀法国在印度洋占着一处要地,对盟军不利。

海唐国如果趁机取代了法国殖民者在大唐岛的地位,美国也勉强能接受。这是二战前世界上殖**家的惯例。

但是,海唐国把大唐岛作为本土,意味着海唐国将会在永远占领此地。()这和罗斯福的信念有冲突,与大西洋宪章的精神也有违背。故此,一年多以来,罗斯福对海唐国百般打压。

要知道,海唐国在太平洋印度洋上的战绩,比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要辉煌,而得到的美国援助,连这两个国家的零头都不到。这两个国家的战机大炮,根本就不用请求,美国是主动的送上门。而海唐国不仅享受不到白送的待遇,甚至更是被限制购买许多先进武器,以至于普通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海唐国当然不能悍然出兵,占领莫桑比克。那样的话,罗斯福会不会派兵对付海唐国都难说,海唐国想在盟军胜利之后获取利益就更加困难了。所以,海唐国必须采用迂回手段,逐渐的把周边岛屿的土著移民莫桑比克。现在的机会可是正好的,葡萄牙人少的可怜,甚至连船只都没有,根本无法严密看守数千公里的海岸线。

当领导的,其实只需要把握方向,李广对此也是越来越熟练。把这些设想一一的交给国务院研究。关于移民的诸多事项,政斧方面将负责全权处理。

---------

从四三年的七月份开始,海抗军陆军的二十个团编制逐渐的完成了整编整训,开始具备战斗力。其实海抗军在四二年底已经有了二十个团的编制,但是有了编制,有了人员,不表示能投入作战。部队的磨合训练需要时间,仓促的把新兵投入战场,完全不符合李广的习惯。

有备而战,这才是李广的信条,这才是海抗军一次次胜利的原因。

随着陆军逐步具备战斗力,李广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军事。

看看四三年上半年世界范围内战争的发展吧:

四三年上半年,苏德战场上和历史上完全不同。尤其是最著名的摩尔曼斯克坦克大会战根本就没有发生。

自从德军占领了苏联北方的列宁格勒,苏德战场上呈现的局面对苏联极为不利。由不得苏联不把战场重心转向北方。

自从列宁格勒被德军占领,德国大批的军火物资源源不断的从波罗地海运到列宁格勒。海运比陆地运输更为便捷,这是是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可以说,在北方战场上,德军占据了完全优势,后勤无忧,再加上随时可以通过海上增兵,德军要想打败仗还真是难。

斯大林很容易的就能看出来,任由德军在北方扩张,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再次形成两线对莫斯科的夹击。于是苏军趁着德军刚刚占领了列宁格勒,立足未稳,就展开了反击。

德军由于胜利来的有些突然,准备颇有些不足。一时间,竟然有列宁格勒再次被苏军夺回的危机。

于是德军增兵。

然后,苏联也在增兵。

德军再增兵,苏军也只能再增兵。

在这半年来,在列宁格勒周边,数百公里的战线上,双方在半年中战斗一刻也没有停歇。

在这场绞肉机一般的战役中,无论德军还是苏军,填上个把步兵师,几乎如同打水漂一般,会被迅速的消耗掉。三两百辆坦克,甚至不能支持一个星期,就会成为一堆的废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