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风波(1 / 2)

加入书签

太子私吞贡品,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更何况这几年太子所食所用,逾制之物不在少数,康熙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这事被老大胤禔摆在明面上,无论如何也得有个交代。

康熙看着跪在地上的几个儿子,只觉心中怒火丛生,一来恼怒太子行事荒唐,明敲暗打没有半点长进,反而愈发糊涂;二是气愤老大心术不正,但凡兄弟有半点错处,便抓住不放,闹得人尽皆知,毫无友爱之心。

只是牵连到胤禛,康熙这心里就不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自五台山回来,他对胤禛便有了一种不同于其他儿子的感情,似乎胤禛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都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这些日子以来,他常借各种理由让胤禛进宫陪他,或是下棋,或是赏花,他对胤禛越是了解,就越舍不得胤禛对他那份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

在胤禛那里,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个做父亲的感受。他那份在太子面前备受挫折的父爱,正悄无声息地转移到胤禛身上。

胤禔瞅着康熙脸上晦暗不明的神色,心中冷笑,难怪老八千叮咛万嘱咐,切不可与太子和老四正面冲突,皇父如此偏心,他如何服气?

若太子也还罢了,始终占着一个嫡字,老四又何德何能,让皇父对他如此重视。

低头垂眸,遮掩住心里复杂的情绪,胤禔抱拳,恭敬道:“就是这两个奴才,将贡品带到毓庆宫,反倒嫁祸给延禧宫,母妃受了这般委屈,又怕惹怒皇父,儿臣心中不忍,便请求皇父给儿臣做主。”

胤禔指着身后的两个小太监,悲痛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隐忍,像是在对太子的行径感到不满。

稍微顿了一下,又补充道:“这事四弟也可以作证。”

胤禛闻言,看了看那两个太监,原是上次途经邵华门时遇到的那两人,又想起进宫前遇到老八说的那番话,双眉微蹙,心中顿时明了,他哪里不知道这场戏是谁导的。

老大虽是个莽夫,但其身后有一个精明的老八,偏不说他参与太子私吞贡品一事,只让他过来当个证人。殊不知,此番言语在康熙听来,却是另有一番深意。

且不管这几年兄弟之间明争暗斗如何激烈,可老四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在康熙心里占了一席之地。更何况,这些年康熙一直将老四当做太子的肱骨之臣在培养,如今太子私吞贡品犯了浑,老四不但没有加以劝诫,反倒是坐视不管。

若不是老四他自个儿也有私心,怎会放任太子胡作非为。

胤禛低着头,他自是明白老大打的是何主意,就怕引起康熙的猜忌之心。可想到这一年来康熙对他的态度转变,却又忍不住想赌一把。

太子私吞贡品一事是小,经此一事,皇父对他的看法是大。

“儿臣并不认识这两个太监。”胤禛斟酌再三,却回了这么一句话。

哪想到胤禛会矢口否认,胤禔急了,忙道:“这事永和宫刘公公也可作证,请皇父明察。”

胤禛皱眉,反问道:“大哥的意思是,我额娘也参与了这件事?”

这一问倒是把胤禔给问住了,回答是也不是,不是也不是。论私心,他倒希望能够借此打击德妃一把,替他额娘出口气。可若真借胤禛此言牵扯进德妃,那他今天演的这场戏岂不是坐实了栽赃陷害这几个字。尴尬一笑,胤禔底气不足,道:“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大哥是哪个意思?”胤禛却不依不饶,追问道。

“我……”

胤禔本就是个头脑简单之人,拿太子私吞贡品一事做文章,也不过是得了老八胤禩的点拨,如今胤禛三两句话就将他弄得溃不成军,心中对太子和胤禛越发愤恨了。

胤禛面色从容,神情自若,语气却咄咄逼人,一口咬定是胤禔冤枉了他。胤禔被逼问得满脸通红,进退两难,只觉后背惊出一身冷汗,束手无策,看看这个,看看那个,最后把求助的目光看向康熙,不由得面带三分委屈,七分焦虑。

此刻康熙看了胤禛的“表演”,心中怒火早已去了大半,眼眸含笑,抬手让几个儿子起身,又让李德全搬来椅子,赐了座。

才缓缓道:“朕知你们兄弟素日和睦友爱,互恭互敬,可别为了这点小事闹了不快。朕平时政务繁忙,对你们管教略有不周。”接着面向胤禔,语重心长道,“你为长兄,自是有责任替朕管教弟弟,怕太子走上歪路,提早劝诫固然是好,可也别拿这些流言扰了视听,这宫里面嚼舌根子的奴才多了去了,难不成你听一个信一个,倒是闹得你们兄弟不合,咱们父子离心。”

视线转移到那两个太监身上,不禁提高音量,凛冽道:“把这两个散布流言的奴才送到慎刑司去。”

“皇父……”胤禔惊得说不出话来。如此光明正大的偏心,他还有何话可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