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家的诱惑(2 / 2)

加入书签

龙王哈哈一笑,摸了摸头上的短发,“那关我个屁事,他们喜欢怎么打就怎么打,只要别妨碍到我发财就行了!”

林笑棠一笑,“在下不才,就是那个张老板yu除之而后快的小子!”

龙王一下瞪大了眼睛,“就是你?你的脑袋值二十根黄鱼?”

林笑棠苦笑着摸摸下巴,“那是张老板抬爱!”

谁都没有注意到,龙王身后那个戴眼镜的汉子此时猛地抬起头来,略微吃惊的看着林笑棠。

龙王嘿嘿一笑,“你小子胆子还真是不小,我老龙可是有名的见钱眼开,你就不怕我绑了你直接送到张啸林那儿去?”

林笑棠拍拍自己的脑袋,“我当然怕,但我筹划的这笔生意可是远不止二十根金条这么简单,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所以没办法,硬着头皮就来了。”

龙王狰狞的笑笑,“行,我让你把话说完,如果数目不合我的意,我一定会把你送给张啸林。”

林笑棠站起身,指指舷窗外的大海,“据我所知,以往三鑫公司的货都会从龙爷的地盘上经过,三鑫公司每年也会给龙爷一些好处,以确保货物平安无事,是吧?

龙王点点头。林笑棠这话说得不错,三鑫公司虽然是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三人当家,名义上的主事人也是黄金荣,但所有人都知道,黄金荣爱财、张啸林善打、只有杜月笙才最善经营,所以三鑫公司实际上的掌舵人其实一直是杜月笙,加上其本人长袖善舞,“人面、场面、情面”三碗面,面面俱到,所以,各方势力都以杜月笙马首是瞻。这一点,也是龙王很钦佩的,故此,双方合作的一直都算愉快。

但近段时间不同了,ri本人占领上海后,杜月笙远走香港,上海滩张啸林一家独大,此人向来飞横跋扈,现在没了掣肘,自然是大展拳脚。龙王的这条水路,他已经有些不放在眼里了,虽然碍于同门的身份,他不好明着下手,但最近以来,已经撺掇着ri本人清剿了好几家在海上混饭吃的堂口,对龙王,也不如原先那么客气了。

林笑棠看着龙王的表情变化,加上来之前做的准备,此时已摸清了他内心中八成的想法,所以适时的抛出一句话,“现在三鑫公司张啸林做主,万老板已经被迫离开上海,龙爷今后的生意恐怕不是那么好做吧?”

龙王哼了一声,“那又怎么样,我们两家是同门,又合作了这么多年。难不成因为你小子一句话,我就要和他张啸林翻脸不成?再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现在已经被张啸林追杀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你想再拉我下水,好趁乱拿点好处是吗?我虽然是个粗人,但并不傻!”

林笑棠笑着摆摆手,示意火眼拿出一个文件袋,径直扔到龙王的面前,“龙爷,翻不翻脸的,好像不是您说了算的,您不妨先看看这个。”

龙王将信将疑的接过来,里边是两份文件,一份ri文、一份中文,但都是抄件。还好龙王读过两年书,虽然水平有限,但文件的标题和落款他还是认得的。

这是张啸林和七十六号李士群联名签署,报ri本宪兵队请示的一份文件,内容就是建议ri本军队尽快肃清上海附近海域,为上海开辟一条安全、顺畅的通畅海路。宪兵队已经批示,完全同意两人的请示,将由上海驻军向海军部发出请示,请求ri本驻上海舰队协助清剿,时间暂定为今年四月份。

大致翻完两份文件,龙王的后背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将文件一扔,“就凭这几张纸就想糊弄我?”

林笑棠重新做回座位,“真的假的,我说了不算。上面都有编号和ri期,龙爷在上海混了这么久,一定有自己的关系,这文件也不是什么绝密,相信很快就可以查的出来。”

龙王和身旁的女子交换了一下眼神,双手扶住桌子,“你到底想怎么样?”

林笑棠双手一摊,“很简单,卡住海路,一个月之内,张啸林的货不能有一箱登陆上海滩。”

龙王倒吸一口凉气,他重重靠在椅背上。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一张口就是这么大的胃口,诚然,龙王早已发觉到张啸林的野心,他不仅想一通上海滩,还想将上海周围牢牢的捏在手心,其中就包括海上,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控制住上海的一切贸易往来,这点,龙王深信不疑,但他对任何心腹都没提起过,只是和他的妹妹商量过,也就是侍卫在他身边的那个长发女子,但也没有找到好的办法。

马启祥剔完牙,和林笑棠相视一笑,“龙爷,来之前,我师傅万老板托我带来一封杜先生的亲笔书信。”

杜月笙的信是写给万墨林的,万墨林之所以将信又转交给龙王,是大有深意的。信中杜月笙详尽安排了上海滩的各项事宜,并委托万墨林主持大局,值此国家存亡之际,务必要联合各方势力破坏张啸林一统上海帮会的计划,其中便提到他的同门龙王,杜月笙吩咐,可以积极联系龙王,允许万墨林将黄浦江的一个码头划归龙王,以此来争取龙王的加入。

龙王的双手不禁有些颤抖了。一个码头,他很清楚这对他意味着什么,在海上讨生活的人们,无时无刻想着的,就是有一天能光明正大的踏上岸,为子子孙孙留下一份家业,海上是风光,但毕竟不是家呀!

注一:生吃的方式,中国自古就有。民国时期,仅限于国内南方闽粤部分地区,流传不广。ri本推崇生吃,认为这样能保持食材的鲜味和营养。二十世纪早期,由于冰箱尚未推广开来,所以,生吃的方式并未流行开来,只是沿海个别地区存在。至于芥末在国内为人所熟知,还是源于郭沫若先生的一篇文章,当然,这已经是在近代了,具体时间实在无法考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