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长平之战(5)(1 / 2)
第一百五十章 长平之战(5)
邯郸到长平的距离,大约是300公里,洛林为两匹马做了反重力处理,其原理,与磁悬浮列车一样,用能量改变马匹与地面的磁性关系,当然并不会使其真的悬浮起来,因此,只能称之为减重悬马。
开始的路上,两匹马对突然减少的重量还有些不太适应,不过在奔跑了几个小时候,速度就逐渐的提高了上去。
按照黄宣的估算,一个小时总有40公里的样子,比公交车还要快些。
以某些人的说法,马的正常速度应该是25公里每小时,当然,名马不在其列,这样算来,其实无视疲劳的话,大多数的马都能做到日行千里——每天工作20小时,每小时跑动50里,完全是资本家手下的童工待遇。
跑了一夜,黄宣险些在马上睡着了,都要靠典韦照顾,方才做的稳当。
离开长平战场之后,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的黄宣,总算明白了哪里是传说中的大腿内侧,火辣辣的痛感让他一下子呲牙咧嘴了起来。
典韦同样咧开了嘴,笑道:“我4岁刚学骑马,也是这里疼。”
马鞍是顺来的赵军低腰鞍,连鞍的扶手都没有,同样没有马镫,这个时代的马具惊人的简陋,甚至有秦兵就是骑在光滑的马背上作战,因此,这个时代的马匹都是肉体运兵车,而不是肉体坦克。
……
一昼夜的痛苦,却让黄宣无意间骑术大涨,至少坐在这种左摇右摆的马鞍上没有什么问题,他现在很有自信的想,若是给我一次机会,说不定也能拿个马术冠军什么的。
“黄宣,到邯郸了。”典韦有些闹不清时空关系,更准确的说,他小学体育课上的太多,上历史课的机会太少,终于没有弄明白赵王和秦始皇的关系。
嬴政先生应该感到骄傲,典韦毕竟还是知道他的。
一路走来,有小半的时间,黄宣和典韦身上都套着伪装晕(扭曲光线的光晕),无论是遇到秦国的士兵,还是遇到赵国的士兵,都无一例外的躲过。等穿过了丹水河一线,路上遇到村镇,不能避开,也是如此办理。没有红绿灯和堵车,即便是公车,速度也是可观。
倒是这两匹马,黄宣原本还不喜欢它们膘肥体壮的,和仿佛喝多了啤酒的肚子,现在看来,典韦相马的眼光还是没错的。
……
邯郸的城墙高愈15米,相当于5层楼的高度,城门则要更高一些,东西有4公里长,南北也有2公里以上,说起来比后世的城镇大不了多少。
两排共12名甲士守在城墙侧位,更多的未着甲的军丁立在门前,检查过往的行人和马车。
这些甲士身穿交领右衽,双襟交掩于胸前的上衣,左压右,左侧的襟边垂直于胸的右侧,衣长齐膝,袖长达于手腕,窄袖口,腰束革带,领、襟、袖口都镶着彩色缘边,甲衣由数百片固定与活动甲片组成。没有护肩和护手,下穿紧口连裆长裤,足登短靴,显见是赵武灵王学来的胡服。
黄宣不乏恶意的揣测,这位赵武灵王,是否预先考虑到了赵人家家户户只能有一身衣服,所以连作战服都要求自备统一了?
城门内外,只有寥寥数人通行,大多是挑着担子,带着蔬果的农民,偶尔有些华冠者巡游,在城门处也要被细细盘查。典韦学着抓起望远镜张望,道:“人怎么那么小?”
“拿反了。”
典韦哦了一声,将望远镜翻过,看了一阵,道:“戒严了。”
“你怎么知道?”
“城门边上写着,我就认识这么几个字。”典韦的普通话也说的挺清楚了。
黄宣顿时脸红了,被典韦当文盲了。
时间紧迫,他也不再遮遮挡挡,大刺刺的骑着马走到城门前,道:“我们是赵将军的使者,要见大王。”
“哪位赵将军?”一个穿着连身铠甲的军吏走了出来,黄宣和典韦一出现在视野内,他就注意到了,两个人都骑着浑身冒汗的马匹,面目看来更不是赵人模样,若是黄宣不走过来,他也是要带人去询问的。
顺着城门洞看去,除了门前的12名甲士,里面举着长戟的竟然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门前盘查的军士也应当超过40岁的年纪。看来,连年战争已经快要把这个国家榨干了。
“赵括赵将军。”黄宣装模作样的喘了口气,道:“军情紧急,你不想要脑袋了?”
那军吏显然没有验看文书的资格,立刻小跑着向城门内冲去,一会的功夫,就有带着圆帽的将领走了出来。
这人面目硬朗,横眉直目,走到黄宣身边,手一摊,道:“文牒呢。”
“这呢。”典韦呼喝了一声,将从那两名小校身上剥下来的文书丢给了他,里面的内容都是洛林检查过的,无外乎解释状况、推卸责任,要求增援罢了,没有一点机密信息,充分说明了赵括对这封信的期待之弱。
验看了火戳,这人一点头,道:“且先下了马,这就跟我进宫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