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 塔尔齐的复仇(1 / 2)

加入书签

“战斗阿富汗”武装组织被瓦解的第二天塔尔齐就被秘密处决据说临行前的塔尔齐表现得相当镇定甚至还问行刑者讨了一枝烟抽。

随后中华帝国第五帝国步兵师应阿富汗埃米尔阿马努拉.汗的邀请开进了阿富汗正面和英国军队交锋当时在阿富汗的英国军队在阿富汗三次武装抗英战争之后仅仅只剩下了3000多人而且武器弹药根本得不到补充在坚持了只有一个多星期之后就被迫宣布投降。

但英军的投降阿马努拉.汗的归顺以及塔尔齐的被绞死和“战斗阿富汗”被歼灭并不意味着帝国就控制了整个阿富汗。在阿富汗各种无组织的抵抗此起彼伏帝国军人遭到暗杀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直到了94年年底忍无可忍的荆柯旗队旗队长罗林和第五帝国步兵师师长朱衷校联合实施了代号为“愤怒”的行动。

为了配合这次行动帝国从本土调集来了超过500门大炮和200辆装甲车以及两万的武装党卫军对整个阿富汗进行大规模地清剿。

罗林和朱衷校对阿富汗实行了焦土政策每一寸抵抗人员盘踞的土地都被炮弹反复洗礼往往炮击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阿富汗从白天到晚上都被刺鼻的硫磺味所笼罩。

“愤怒行动”进行了整整一个月据不完全统计阿富汗叛乱者死亡者达到了35000人之多到了95年初阿富汗的抵抗在无情的屠杀面前终于停止了帝国以铁血和刺刀征服了这片土地。

其后。在帝国军人和情报人员的秘密支持下阿富汗反对派举行了武装叛乱颠覆了阿马努拉.汗政权。阿马努拉.汗被迫流亡中国从此后销声匿迹。而反对派则成立了“阿富汗人民共和国”向中华帝国宣誓效忠并加入了“大中华联邦”阿富汗统治权的获得让帝国打开了通往中东地道路那片充满了石油和财富的土地将成为帝国必须得到的目标。

二十万帝国军队在500辆装甲车地配合下。开进了阿富汗枕戈待旦只等印度战争一结束。随时可以挥兵中东完成对那片土地的征服。而大犹太国也雀跃不已主动向帝国元首李国勇提出了派遣三万犹太军队协助帝国战争的想法。因为在那里有着他们朝思暮想的圣地耶路撒冷!

但帝国的元首又是怎么想的呢?恐怕暂时还没有人会知道对印度英国殖民军队的最后一击即将开始!

中国军队地侦察兵们在班加罗尔一线频繁活动他们卓越的侦察为帝国军队详细掌握了英军在地形、城池建筑、工事构筑和阵地配系方面地详细情况。看起来巴特中将并不甘心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地位就这样结束他集结起了8000名英国士兵和25000名殖民地士兵正准备进行着最后的顽抗。

要想对班加罗尔直接发动攻击。取得班加罗尔外围屏障阿嫩达布尔将是重中之重巴特中将在此安排了2000名英国士兵和000名殖民地士兵的重兵。而中国军队则把攻克阿嫩达布尔地重任交给了段棋瑞麾下的独立旅旅长陈伟南。

陈伟南以前卫三团扫清城东外围之敌然后按指挥部统一信号攻城以主力攻击东门以一部攻击北门。用二团迅速经城北插至城西以一部兵力控制英军防止英军的增援和逃窜主力配合三天攻城。命令一团为预备队。最好攻击和打击英军援兵的准备。

在战场是时间就是一切。陈伟南命令独立旅在8辆坦克的支援下快速行动首先包围然后攻城歼敌人。各团接到命令之后以最快速度跑步前进距离阿嫩达布尔还有五里地时候前卫团分二路展开做好了歼灭英军的准备。

子夜三点的时候在漆黑的夜色掩护下8辆坦克开始炮轰城东英军外围阵地打响了扫清外围的战斗拉开了攻击阿嫩达布尔的序幕。

三团迅速攻占了赖努贡、维吉瓦和嫡努伯向前发展占领格德格向英军纵深猛攻再占比贾拉布尔接着三团开始进攻英国人在城外的战略要点福音教堂和瓦尼山和防御的英军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争夺。

在三团攻击福音教堂和瓦尼山地时候二团利用黑沉沉的夜色为掩护巧妙地实施穿插迂回他们从三团右侧插进北面和阿嫩达布尔的开阔地越过城东北小河经过城北快速占领了城西和城南外围。

此时参谋向陈伟南报告二团指挥所已经在城西设立陈伟南看了下表时间还没有到五点他微微点了点头“合围看来完成了!”

在国防军强大的机械化运输能力之下一昼夜的时间奔走了一百五十余里其中二团更是行进了将近二百里这样迅速的将阿嫩达布尔团团包围速度之快动作之猛完全出于英军的意料之外使阿嫩达布尔的英军处在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阿嫩达布尔英军指挥官霍姆上校听到城东的激烈枪声和炮声深感大势不妙末日来临。完全被中国人打怕了的他为了顾全自己的性命带着一对警卫急忙经西门而逃。但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他已经成为了瓮中之鳖退路早已被公房军切断。

一阵枪响之后几名警卫便栽倒在地霍姆魂不附体只好抱头回窜。

英国驻印度最高指挥官巴特中将面对中国军队的攻击大军铁了心的决定顽抗到底这名不列颠的男爵。希望以自己和部下的生命来完成对国王的效忠。他寄希望于还算坚固地城墙和他自己认为精心策划的防线严令霍姆上校顶住以冀望于奇迹的发生。并向霍姆发出了凡后退半步者。战前军纪处罚格杀勿论!

摄于巴特中将地死命令霍姆只能负隅顽抗然后这一切在无坚不摧的强大国防军面前只能是垂死挣扎而已所有的顽抗都注定了将是徒劳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