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消耗战(1 / 2)
不过在绍兴八年,赵旉似乎还是有些流年不利,朝堂上改革还没开始就受到重挫,只能先从细枝末节开始;而军事上,岳飞那头倒是表现不错,至少稳稳地控制住了河东的局势,金人也没有大举犯边,可卫军那头却和前两年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赵旉对此十分愤怒,他觉得能将金军一次次打得落花流水的卫军已经是天下最强的军队,怎么会面对小小的西夏也只能坚守不战?而更加令其疑窦丛生的,是一开始卫军与西夏军队打的几次遭遇战中,似乎还是占了便宜的
“看来,他们还想着养寇自重啊!即使是古之名将也不过如此”,赵旉如此想道,不由冷哼了一声。自从当初卫军诸将以消极怠工的方式应对他颁布的轮调制度以后,赵旉对这些古代名将的印象就差了很多,而越来越信赖自己培养出的年轻将领,现在卫军在西线的战况就更是坚定了赵旉的这一想法。
不过,君主对臣下产生猜忌,是绝对不能在人前表现出来的,即使是在虞允文这样的君子面前也不行,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那个少年现在才不过十七岁,相貌身材也平平无奇,却绝对是赵旉身边最令人畏惧的人物之一,他就是内卫的统领——“黑狗”孙默
孙默一向沉默寡言,在赵旉讲述了他的怀疑后,他只是摇了摇头,吐出几个字,“应该不会。”
赵旉对此显然早已经习惯了,并没有大发雷霆,而孙默则很快调出了一些相关的卷宗,里面记录了卫军抵达陕西后每个月都在干些什么,以及两军目前的状况和西夏国的一些资料。赵旉看了一小半就知道自己错怪了吴璘等卫军大将,长吁一口气,拍了拍孙默的肩膀,叹道,“幸亏有你在啊!”
原来,赵旉从那些内卫搜集到的资料中发现,吴璘他们虽然在大半年里按兵不动,却并没有半点懈怠,反而干了很多实事。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吴璘等将领却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巩固大宋对陕西的占领,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吴璘充分利用陕西贫困,人工便宜的相对优势,按照赵旉当初的指示,重修自汉末以后便大多荒废了的关中渠道系统,使得关中的农业生产有了稳固的根基。同时,吴璘还宣布在陕西实施“马政”,在“摊丁入亩”的原则下,给牧场减免了大量税收,同时保证卫军以后征用民马时会按照市场价格付钱,从而极大地刺激了陕西乡民养马的积极性,更为大宋将来培养了相当数量的牧民储备
由于连年战乱的缘故,陕西这十几年来人口锐减,早已是地广人稀,所以尚没有人打起渠道的心思,但几十年后就难说了。到了那时,没有了渠道系统调节气候和防旱抗涝的功能,陕西的农业很快又会再次衰败下去。为了预防这一点,赵旉在备忘录上记下了一些想法,等将来全面改革开始时再一起推行
这大半年里,吴璘看似专心搞民政,但他的出发点却大都是为了军事上的目的,而且不光是为了西夏攻略有一个安定的后方。利用陕西重建的机会,吴璘等人殚精竭虑,以极短的时间将扬州卫与徐州卫的基本编制全部补完,并各加设了一个骑兵师,各有八千骑兵(注1)。
现在,连其他部队也算上,宋军在陕西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人,却因为屯田初见成效,花费朝廷的钱粮比以往少了很多,如果长期驻扎的话,想必两三年后就可以全靠自力更生了。当然,短期内还得依靠四川输出粮秣予以支持,好在吴璘对四川再熟悉不过,其兄吴玠又在川口经营多年,筹起粮款来比其他人要方便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