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文武合一(下)(2 / 2)

加入书签

内阁建立以后,各项重大决议需要获得绝对多数(除了首相之外,决议过程中其他的内阁成员都可以弃权,但赵?选用了绝对多数制,也即是说,八票当中必须有五票赞成才能通过。)票的赞同、并且递交皇帝(摄政王)御览后得到批准,才能获得通过。不过首相身份尊崇,如果他投了赞成票,使得赞成票总数达到了四票,并且得到了皇帝(摄政王)的同意,那么也一样可以通过。之所以弄得这么严格(中国的官僚历来喜欢和稀泥,到了阁臣这样的高位,行事就更加谨慎,事关重大的时候往往不敢轻易站队,弃权票满天飞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所以要想一大半的阁臣投赞成票,并不是很容易。),是因为和平时期国策应该以稳为主,不宜频繁改动。而紧急内阁则是以效率为优先,只需得到相对多数的赞成票,决议就可以得到通过。

相身为内阁之首,又是朝廷的首脑(虽然目前由于赵?的揽权,显得有些名不符实,自然享有不少特权。例如,八位阁臣之中只有首相可以独自发起决议,而其他七人都只能提出决议,由首相决定是否发起决议让大家讨论,如果首相不赞同,而那个阁臣却不肯放弃的话,他就得至少拉到另外两个阁臣(如果是副相,他一个就顶两个,便不需要其他人出面了,这也是平衡首相权力的一种手段。)联名上书,才能越过首相向皇帝请求圣裁,那可是相当困难和危险的。再加上朝廷那些不涉及国计民生的琐碎政务都由首相乾纲独断,投票决议时他的一票往往也有两票的价值,要不是赵?现在以摄政王的身份分走了这个位置不少法定的权力,大宋首相的权限与后世君主立宪制下的内阁首相已经相当接近了。

赵?对军队一直是极为重视的,但军人干政也不可不防,因此军部部长虽然在阁臣中地位颇高,但他的权力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大,他说到底不过是军方的一个代表而已。对军队系统来说,军权才是关键,而一旦进入军部,就必须放弃军权,因此卫军九大卫帅与海军四大舰队提督的位子其实更加重要,甚至陆军部等隶属于军部的六大部长也因为直接接触部队的机会更多,往往在军中拥有更大的影响。

不过,对大宋的军官来说,如果想要达成“出将入相”的梦想,军部部长就是必须跨过的门槛,因为只有进入军部,武人才能转为文职官员,而获得进入内阁、乃至拜相的机会,而不管怎么说,军部部长成为宰相的机会总比他的六个下属大得多

而其余五部之中,文宣部地位最低(尽管作用很大,但没办法,纯文人始终只能作为附属物而存在。),财政部油水最足,监察部最不需要买别人的帐,商业部最招人恨(因为专门干剪羊毛的工作),但这四部的部长一般情况下都很难有机会升任宰相,更别说是首相了。尤其是监察部长,注定与相位无缘,原因还是那两个字“制衡”。反倒是目前最不引人注意的外交部,日后大宋一半以上的宰相皆出身于此,原因很简单,因为宰相的工作说白了就是处理各种关系,与外交官的工作性质极为类似

除此之外,大宋后来的历任宰相主要还有两大来源,从行省总督的位子上下来后入阁,或是卫帅(大宋再怎么重视海军,毕竟有那么辽阔的陆上领土摆在那里,又不像美国那样没有陆上强国,所以即使赵?掌权时期再怎么努力将大宋往海洋帝国的路线上推,等他的影响力一消退,大宋还是不可避免地重新变成了一个大陆帝国,尽管这个大陆帝国有着世界第一的海军,因此出身海军的大宋宰相相当稀少,远不能与陆军相比。)解除兵权后入阁,都被视为是将要升任宰相的前奏。

b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