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回乡探母(2 / 2)
总计,黑山军降军,已经达到了恐怖的一百四十万之数。如此巨量的兵力,无论放在哪里,都是惊世骇闻的力量。至少,大汉王朝,绝对不会允许燕戎拥有如此巨量的兵力。当初,燕戎手握五十万汉军精锐,外加十万府郡兵勇,朝中便已经非议四起,汉灵帝屡次想要剥夺燕戎兵权了,甚至都要派出大兵围剿。所以,燕戎不得不妥善的处理这些降军,他不能够吞下所有的降军。
独自休息府中,燕戎分析良久,终于决定了这些降军的处置办法。
在这些黑山军降军之中,挑选出三十万精锐,日夜操练,组建新军。把常山郡的汉军兵力,依旧压缩在六十万之内,给大汉王朝一个宽心的数字。
另外的一百一十万降军,分成三批:第一批,三十万降军,押运至雁门郡,充当边塞守军,为大汉王朝,驻守边疆,用来抵御异族的寇掠。第二批,三十万降军,赏赐给出兵的各乌桓部落做奴隶,作为大汉王朝的恩赐,但实质上,却是发配到了代郡的慕容部落之中,充当了青壮奴隶,为慕容部落增添武装力量。第三批,五十万降军,发配至房山县以西一带,开发荒凉的旷野,耕种田地,为大汉王朝增产粮草,其实就是掩人耳目,屯田养兵。
经过了黑山军寇掠,常山郡百废待兴,日日欣欣向荣。燕戎手中的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是成倍的增长,实力也是有所增加。原因无它,燕戎不仅牢牢的控制着常山郡近六十万大军,那开发荒地的五十万降军、分配给各乌桓部落的三十万降军的兵权,实质上,都是掌握在了燕戎的手中。
事情还不仅如此,从各乌桓部落调遣而来的乌桓勇士,也是被燕戎以防备黑山军的名义,扣留在了常山郡一带,间接的掌控了这支乌桓大军。当初,在代郡集结而来的乌桓勇士,总共有二十五万之数,外加一些路途稍远,战后抵达的五六万乌桓勇士,人数已经增长到了三十万之众。除了慕容部落的十万乌桓勇士,其余的二十万乌桓勇士,都被燕戎冠冕堂皇的扣留了下来。
二十万乌桓勇士,就是二十万铁蹄,虽然各乌桓部落派遣之时,挑选出的都是一些战力疲软的勇士,但也是一股强大的战力。燕戎扣下了这二十万乌桓勇士,各乌桓部落并没有产生太大的不良情绪,看来这些乌桓勇士早已经被他们遗弃了,无论是哪个乌桓部落,对于战力疲软的乌桓勇士,态度都很坚决,那就是可有可无,而且还能够节约大量的粮食。
这些乌桓勇士,得知要长久驻扎在常山郡,也并没有产生太大的怨言,看来他们自己也是非常的清楚,自从离开部落的那一刻起,他们的部落就已经抛弃了他们,在常山郡有吃有喝,他们到是过得更舒坦。
燕戎手中的兵力暴增数倍,突然增加了这一百万人口的消耗,粮草瞬间变的紧张起来。毕竟,整个常山郡才四百多万的人口,突然增加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即使常山郡今年丰收,粮草充裕,此时也是无法供应大量的消耗。
粮草危机,无奈之下,燕戎把当初讨伐黄巾军之时,缴获的存粮都拿了出来,才勉强能够维持大军的消耗。为了预备不时之需,燕戎更是拿出了近半的钱财,在附近各郡县,用来收购囤积大量的粮草军械。这些钱财,都是燕戎征讨黄巾军之时的战利品,其中大部分都是围剿黄巾军河北主力之时,从邯郸、邺城的仓库之中搜刮而来。
时间流转,距离放张燕归山已经有了一个月的时间。
张燕乞降的消息传来,大汉王朝接受了张燕的投诚,汉灵帝册封张燕为平难中郎将,掌管山谷中事宜。
不久之后,雁门郡燕家大军开拔,返还雁门郡,燕戎也是随同大军,一同返回了雁门郡,探望其母。
《收藏!推荐!\(^o^)/~》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