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回师南投(1 / 2)

加入书签

李南收到前线传来的战报时,几乎气得闭过气去,他派出的几路快马传书,要求胡冬宁、李国梁与萧奈回师南投增援,但最后只有李国梁回复说即刻赶赴南投城,其余两路却像是脱缰的野马,怎么也拉不回来。

胡冬宁仗着自己是近卫军,属于首领的直隶部队,擅自违抗命令攻打云林城,而且还真给他打下了,李南也无话可说,但是萧奈不仅违抗军令,继续南下,而且还不是攻打云林,而是直取更为南边的嘉义,传令兵带回来的一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的话简直就让李南气得浑身颤抖,咬牙切齿。.

“疯子,都他妈的全是疯子!”李南摊开地图瞪着云林与嘉义的位置,不禁大声吼叫起来,道,“萧奈这个鸡掰毛要是回来,老子第一个要毙了他,谁他妈的敢拦,老子连他也毙了!”

尽管他对着地图骂了半晌,但事实已成,他就算真想枪毙萧奈,那也得等萧奈能够回得来,而现在日军第四旅团先锋已经极为接受南投城,而且他派出的几路侦骑都回来报告说,八卦山两侧全是日军行军的队伍,黑压压铺天盖地,人数多得都数不过来,几路兵锋全部直指南投城,完全一副非取不可态势,如果他再不想出对策来,恐怕萧奈还没有被枪毙,他自己就要先被伏见宫贞爱给包了汤圆。

“李指挥,我们要不要从南投城撤出?胡支队既然打下云林城,那我们干脆就直接南下,大军进入云林城,在那儿与东洋鬼做最后的搏杀?”一个参谋官站在一旁忍不住问道。

“对对,李指挥,我们南下与胡支队在云林城汇合,不仅可以避开东洋鬼的锋芒,而且还可以狠狠地打击乃木希典的嚣张气焰……”另一个参谋官也在一边兴致勃勃地说道,但是他还没有把话说完,就遭到了李南的喝斥。

“干,你们他妈的有没有脑子啊?这个时候离开南投城,你以为我们能顺利抵达云林城?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如果进展不顺,全军都要置于覆灭的险境!现在胡冬宁虽然已经打入云林城,但却并没有完全占住云林,狗日的东洋鬼兵力是他们的几倍还多,不仅在城里打起拉锯战,而且还派其他部队将他们的后路切断,如此凶险的恶境,我们如果真的涉过浊水溪进入云林城,很可能被狗日的全部困在城中,然后被大炮将全城荡为平地!”李南气呼呼地吼了起来,道,“这简直就他妈的馊主意,我们现在只能以南投城依托,同时派出几路游击部队,在城外周边牵扯住敌人,不断消耗其有生力量,使之无法聚拢拳头对南投城进行猛攻,为南下增援我们的友军争取宝贵的时间!”

他停顿了一下,让激动的情绪稍稍地平稳下来,接着道:“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保存力量,等待援军,在最后一刻爆发出来,这样才能反败为胜!胡支队既然选择在云林城里苦战,那也由他,至少他为我们分担去很大一部分压力,让守卫浊水溪以北防线的李副团可以多腾出手来对付南下的第四旅团!”

“那胡支队要是在云林城支……支撑不下去,或是说被东洋鬼全部歼灭,怎么办?”第一个开口说话的参谋官小心翼翼地问道。

李南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杀气腾腾道:“我们的底线就是守住浊水溪北岸,云林城的得失在援军到来之前,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南投城保不住,云林城也将覆灭!如果守住了南投城,即便云林城丢了,我们还有机会再夺回来!胡冬宁愿意守着云林城一块完蛋,就由他去!草他妈的个鸡掰,近卫军的鸟事,还轮不到我们来插手!”说着,他恨恨地侧过头去,朝一旁的地面狠狠地吐了口痰,发泄心中的不满。

※※※※※※

李国梁站在浊水溪的北岸,最后往溪南方向看了一眼,守在南岸的仅有三团一营一连,而且这个连因为夺取日军设在南岸的炮兵阵地,已经损失了半个连,仅剩下的半个连想守住南岸桥头那一块小阵地,其压力之大已经不言而喻。

“向三团一营一连的战友们致敬!”一个红标军军官看着对岸桥头处正忙着构筑环形阵地的一连士兵,眼眶不由湿润了起来,突然腰身一挺,双脚立正,大声喝道,“敬礼!”

周围的军官与士兵听到这话,也不由肃然起敬,纷纷挺直腰板,立正敬礼,向对岸最前线直面敌人巨大冲击的战友致最高敬意。

李国梁右手从胸前抬起,前臂、手掌呈一条直线,五指并拢微贴太阳穴,敬出红标军最为标准的举手敬礼仪式,他现在能做的就是对这些硬汉们保持敬意与尊重,他们每一个都是英雄,都是硬汉!

离开了北岸,他甚至都不忍再回头往南再看一眼,生怕会因此无法抑制奔腾的情感而痛哭失涕,他在渡过浊水溪,兵锋即将直指云林城下时,哪里想到现在居然灰头土脸地往北岸撤退,死了那么多的弟兄,刚刚取得的胜利一下子又全还了回去,他都不知道如何向手下嗷嗷直叫要与倭寇血战到底的部下们交待,要不是他拿出军法处置的严令来让全军回师南投,恐怕至少一大半的部队都不愿意渡过浊水溪回到北岸,更别说是还要往回走,赶到南投城下。

不过当他率部赶到名间时,便接到南投城的快马飞信,日军的先锋已经开始攻城了,令他火速前往增援。

听到南投城危急的消息,李国梁不敢怠慢,急忙亲领一支两个连规模的轻军火速赶向南投城,两个小时之后,他们便在南投城东北方碰上了一支正准备涉河渡过樟平溪,向南投城进攻的一个日军中队,双方直接就在溪河两岸开战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