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归来(1 / 2)
深蓝之下,是波涛汹涌的吼叫。青天之上,是海鸟高远的鸣叫声音。这海浪拍击的远处,有一条隐约的白线,在天际尽头,只看见大陆岸线的影子。从南到北,无有尽头。在目力所不及处,更不知有多少高山大河,壮阔景象。
海轮上,宋缺匆匆走进船舱,那么粗野的汉子眼中竟含着激动的泪光:“大帅,我们到家了!”
李想的脸上写满无聊,昏昏欲睡的躺在榻上,听到宋缺的叫唤,一骨碌爬起:“到家了?”
李想推门就走出船舱,管家小妹看见他举动,也只有无奈放下正在整理的书稿,跟在后面出去。一页纸片不小心掉落,像是书皮的这张纸上面写着“我的奋斗”四个大字。
上海已经遥遥在望。
这次跟着李想归国的青年们,许多都是在南洋土生土长的华侨,许多都是第一次回到故国,都只是伸长了脖子呆呆的看着这片土地,这片只是在长辈口中口口相传,祖宗神灵的家园。比起南洋秀丽的岛国风光\,这里博大,这里苍凉,这里深远悠久得难以想象。
李想感慨万千,海上这段无聊的时间,开始还和陈嘉庚等受邀去鄂州考察的侨商们谈生意经,和张弼士之子张铁君等南洋热血青年们谈救国理想,很快李想就厌烦了这样枯燥无趣的生活。无聊之极的他,就用这段时间写了一本自传,取名叫做《我的奋斗》。
……
吴淞炮台鸣炮致敬,码头上排列的军队,举枪敬礼。
岸上人山人海,不知道是从哪儿汇聚来的看热闹的人,大家都看到了李想,不约而同的出了一阵喝彩声音。
“李大帅的船来了!”就听见码头吊台上地人大声喊。喊声一出,顿时在人群当中起了浪头。
这里接官亭的鞭炮还没点上。外面百姓们自己准备的鞭炮就响起来了。上海可是新华社在主战场之一,这位传奇李大帅的一举一动,通过广播和报纸,铺天盖地的宣传,早已街闻巷知!中国近代最缺的就是民族英雄,现在来了这么一位,谁不如颠似狂?来的什么人都有,学子青年,做小工的,够不上身份站在那些大人身边的士绅,周围乡里百姓。甚至连长三么二堂子的校书也来了不少!
人群朝前涌动。挤得维持秩序的军警们跌跌撞撞,直到诸位大人身边的家丁长随们都上了。这才算勉强维持住码头前面这么一个空地方。
挂着五星红旗的轮船,喷吐着呜呜地黑烟,在引水船的带领下,缓缓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当中。
……
李想应付完这一切,已经累得精疲力尽。
李想下榻在爱丽花园,那个热情的犹太富豪的园子里。应付完那些人,现在还得应付这个热情的犹太老头。
“……李帅愿下榻爱丽园,我们的友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报纸一般地认为这对我个人是一个高度的荣誉,而且是中国对一般美国人信任的标志。以为我在开发中国的大计划上将能够为我的朋友或我所选择的主顾服务。”哈同瞟了李想一眼,“因此,在李帅回国的前几天,我接到许多人们寄来的各种计划的申请书。”
李想呷了一口茶,努力提起神,微笑道:“都是什么计划?”
哈同忙道:“这些计划有的是很可以实行的,但是另一些则完全是幻想。”
洋人的嗅觉真是敏锐啊!
李想沉吟道:“你说说看。”
“大家都知道,鄂州军政府在西征中发行大量债劵,而在五年经济开发计划案中,同样需要大量资金,必定需要举债。于是纽约一家主要金融商号——他们与欧洲各京城颇有联系,和我也多年熟识——就来向我表示,关于这样的一个债,他们愿意谈商,并请我用他们的电报密码本……”
哈同说着,李想脑子一下清醒了。纽约银行团开始转变策略了?不过意图还是一样,想成为中国的债权人。只不过以前下注全在袁世凯身上,现在也想在他身上下注了。
“中国要发展,必须要引进外资。”李想顺着自己的心思说道:“而且要大量的引进外资。我在南洋的时候,有幸认识来自纽约的银行家保罗,与他就此问题进入过深入的交谈,彼此也达成一些共识。更多的问题,会在下个月汉口举行的环太平洋经贸论坛继续讨论。你的朋友如果真有兴趣与鄂州展开深入合作,请务必要来参加这个论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