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内奸(下)(2 / 2)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皇上,一个人的忠诚,不是别人几句谗言就能知道的,而是要有事实证据,我唐朝来到大唐,为皇上从玉真观中请回了杨贵妃,为皇上到山东求得大雨,再为皇上平息了岭南叛乱,尽忠皇上,这是天下有目共睹之事,皇上,我想当面问您一句:“你派我到山东求雨,派到当岭南节度使,是不是想打击我,疏远我?”
唐朝这个时候的声音严厉了起来,他知道,这些事情不说清楚,即使死不瞑目。
李隆基居然哈哈大笑:“好好!有气魄!不愧是边关刀光剑影里面过来的人,朕今日就让你把话说完,毕竟,即使朕要杀你,也应该让你这样功劳显赫的人把话说个明白,这是应该的,所以你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即使你说你想篡位也不妨说说!”
他的笑声很洪亮,唐朝可以从中听出李隆基的武功,已经到了化境的颠峰,大笑的时候,气血不散,轰轰隆隆,身体素质修炼到了极端强大的地步。
怪不得,怪不得武惠妃死了,恐怕是被你这风流皇上用下半身累死的吧?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样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会想到这些奇怪的东西。
“那么皇上,我刚才的问题,请您回答我?”
李隆基沉吟了一下:“唐朝,你好歹也是个大官,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为什么这么糊涂?不错!朕是想打压你,让我离我远远的,就是这个意思,可你也实在太愚蠢,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立下大功,这不是逼着朕杀了你么?”
“什么?”唐朝一听这样的话,心凉了半截,原来皇上早有疏远我之心,见我屡立大功,竟然对我起了杀戮之心。
这帝王的心,简直比野兽还凶狠!唐朝现在知道了。
“呵呵,你或许会觉得朕很残忍,其实不是的,朕是一个仁慈的君王。你做到黄门侍郎,官职应该不低了,怎么官场上的规矩你是一点不懂?朕既然不喜欢你在身边,你就应该乖乖的在边关呆着,等过一段时间朕心情好了,你结交朕身边的人为你说说话,我或许又会召见你,将你重新召入朝中,可是你做了这样大大官,居然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不是愚蠢是什么?所以,你也就不难明白朕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给你出难题了。”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有叹息的意味。
唐朝心中这才一惊,是啊,当初韩休见自己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当臣子的,最需要学的一点就是揣摩上意,可我明明知道皇上不喜欢我,还是努力的立功。其实,说得直白一点,派我到山东求雨,让我没有军饷到岭南平息叛乱,都是在故意为难我,换了任何一下能力差一点的人,早就是死无葬身之地了,但想不到自己竟然履险如夷,跨越了这;两座大山,终于可以回朝为相,可以娶皇上的新灵公主了。
这看似功德圆满,但在李隆基的心中,却是更加的忌惮自己,他显然也没有想到,你会连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完成了,使他的嫉妒之心更加爆长。
唐朝这样大的臣,就是许多帝王眼中的乱臣枭雄,曹操一流的人物,是为皇帝者深为忌惮的,因为能力太强了,使用的时候倒是好使,但是一旦做起乱来,那可是灭国灭家的大祸,古人常常说的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现在的唐朝,功高震主,自然会引起皇上的注意,其实也怨不得李隆基,这是历代为帝王者基本的权术知识。特别厉害的臣子,纵然要用他,也必须得牵制他,本来这次,以李隆基一言九鼎的性格,是真的打算将女儿嫁给唐朝算了,顺便笼络这样的能人在自己身边,算得上是股肱之臣了,但是想不到有人告秘,说唐朝原来是一个大大的叛臣,是敌国在唐朝的卧底,这自然会使他火冒三丈,一得知他和女儿在御花园中,立即赶来,以他当年发动政变的手腕,立即就要处死唐朝。
“对不起,皇上,是臣愚蠢了,我,我不知道您原来是这个意思。”唐朝很懊悔,的确,他没有准确的揣摩透李隆基的“圣意”,吃了这么多苦头,他还以为皇上真的是在考验自己的能力。是的,我错了,当时求雨的时候我就应该看出来的,他当时派我去求雨,求不到就杀我的头,原来早已经起了杀我之心,分明就是一个陷阱,他还记得当时自己将铡刀狠狠的摔下尼山的情景。
这家伙早有杀我之心,我怎么这么糊涂,还随随便便的进入皇宫?
就这个时候,唐朝很后悔,后悔得想一头撞死,但没有用,他必须得急急的争取皇上的宽容,这样的时候,除了叫皇上宽恕自己,他知道,已经没有别的路好走了,所以他磕头很虔诚,心中不敢对李隆基生出半分的敌意。因为他清楚,像李隆基这样已经到达化境颠峰的好手,一个敌意的眼神就可以使他马上感觉到,到时候想不被杀都困难了。
“好,唐朝,念在你的大功,也念在你这样悔改的份上,朕再给你一次活命的机会?”
“什么机会?”唐朝的心都颤抖起来,他知道,机会即使有,但也是困难无比。
请支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