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学霸变明星(2 / 2)

加入书签

白路一直闹不明白,我到底是刨了多少家祖坟,为什么总有这么多人骂我?

这一天,白大先生又多了个骂点,有说他在洗白那个特殊时代;有说你什么都不了解,根本不看书不学习,怎么好意思演绎那个时代故事的;有说你在侮辱那个年代……

像这种骂人的话,白路都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实在是太有想象力了。

幸好说好话的是大多数,说最多的是表扬白路有演技。从《流浪鱼》开始,到《迎战》,到《一个警察》,三部都是打戏,都是在演警察。

电影圈似乎有这个风气,只要有关于警匪片,主角多和演技无关,尤其是打斗惨烈的警匪片,那根本是商业片,更是跟演技无关,从来无缘大奖。

在《那年》之前,白路虽然很牛很有票房,却是少有人提及他的演技话题。现在有了,有影评家说,只凭《那年》里的演出,白路绝对是实力派演技派明星。

这个时候,《一个警察》还没下映,国内最少还有一半影院热映,3d、2d、宽荧幕,票房一直很好。然后呢,《那年》也上映了,又一部白路主演的影片。

电影网站给两部片子都有打分,分数都很高。

有人写文章《那个时代的泪》,把电影好一顿表扬,把白路也是好一通吹。吹那个一天到晚不干正事的厨子,居然能让观众哭泣……

白路又上头条了,这一次是票房对演技,《一个警察》对《那年》,很多人在说着两部影片的优缺点。

检验一部影片是否成功,只有俩标准,一个是拿奖,一个是票房。随着各种奖项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不值钱;尤其很多大奖多是颁给那些所谓有思想的、让观众看不懂的影片后,票房成为检验影片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从票房来说,《一个警察》成功了,现在是《那年》接受考验,很多人发问,《那年》到底能有多少票房?一个亿?两个亿?

从影片排片时间和场次来看,《那年》占了很多便宜,第一个,《一个警察》还在热映,借着这股余威赚点便宜。第二个,很多影院都是一个厅放《一个警察》,一个厅放《那年》,又占了点便宜。

这两个是硬性条件,可以把票房推高许多。软性条件是影评,很多人都说好看,是本年度最精彩的催泪大片,也是可以看到那个特殊年代不一样的一面。

于红兵很关心票房,提前给扬铃打电话,说拜托她一定要知道第一天的票房数据……

满快乐也是关心票房,一整天呆在大房子做梦,幻想着打败《一个警察》。

至于沙沙和花花,礼拜一的上午还好,很多同学不知道她俩演的影片已经上映,可仅仅两节课之后,很多学生在手机上看到新闻,也是看到俩美女的照片,还没到中午放学,学校里大部分学生就都知道了这件事。

俩妹子在学校瞬间变成名人,从以前的学霸、校花,变成现在的小明星?

同班同学、尤其是女生,一下课就过来问话,问电影也是问很多事情。在中午放学那会儿,班主任特意留了俩妹子两分钟,说一定要摆正心态,不管电影拍成什么样,那是过去式,你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学习,即将面对人生大事,高考,要认真努力。

简单说上两句,俩美女放学回黑标吃饭。结果走出校园这一路,硬是当了一路的路标,很多人都在看她俩。校门口更是等着一些别班的男生,盯着她俩看,还有人拍照……

花花小声问沙沙:“不至于吧?就是拍个电影,又没变成明星。”

“他们是觉得新奇,最多两天半,咱俩就还是俗人。”沙沙说道。

从学校到饭店没多远,往时多是走回去。今天不行,出校门就有人指指点点,花花说打车。沙沙也不想被人这么看,赶忙拦出租车。

下午也还普通,不普通的是在上课时候,有学生上网订票,并约好了晚上去看俩美女同学的电影。

班里有同学起哄,说你俩主演电影,应该请我们一起去看,还能给你的票房做贡献。

沙沙把这句话记下来,当时没有回话。

说来也有点儿意思,明明是演电影的好事,可两位学霸美女硬是好象做贼了一样低调。

晚上回黑标宿舍住,吃过晚饭后,沙沙给白路打电话,小声问道:“我是不是应该请全班同学看电影?”

白路说:“应该,这周六晚上,明天统计个名单……不用管了,我让扬铃跟你们班主任说。”

沙沙说又给你添麻烦了。

白路说:“这不是麻烦,是应该做的。”俩人又说上几句话才挂断。

这一天,不光是沙沙和花花被人瞩目,最瞩目的当然是白路,其中一个原因是牙印。这个在扬铃意料中的炒做热点,果然很热。

尽管白路步履匆匆,也是不太愿意面对镜头,可记者是干嘛的,总那么几个镜头抓的非常好,嘴巴上下的稍稍结出细痂的伤痕引起许多议论。

九成九的人说是咬痕,只是这九成九里面,只有不到四成的人认为是女人咬的,大多数人认为是男人咬的。有高手放大照片,从人体学生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倒是有人说可能是刮胡子或是猫刷的,可这上嘴唇以上,下嘴唇以下,又对的如此整齐……(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