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筹谋搅局(2 / 2)
黄殿元幽幽的道:“何必如此麻烦,索性反了就是,如今已占据了南洋,进可攻,退可守,大掌柜还有何顾忌的?”
“元奇若反,必然是一场大乱。”易知足缓声道:“一场持续数年的大战下来,不论输赢,都要面对一个烂摊子——百业萧条,人口锐减,西洋各国乘机入侵不说,也耽搁了咱们发展工业的黄金时间。
发展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力,咱们如今最大的优势就是人口,四亿人口,足足占了世界总人口的三到四成,这是咱们发展工业最大的本钱,咱们工业本就起步晚,如今正是急起直追的时候,岂能自乱阵脚?还是那句话,肉烂烂在锅里,不能让外人捡了便宜。”
黄殿元看了他一眼,道:“拜上帝会造反,大掌柜就不担心会打的天下大乱?”
“没有元奇的支持,谁也翻不了天。”易知足说着,一口干了杯中酒。
黄殿元笑了笑,道:“大掌柜准备如何扶持拜上帝会?”
“给他们一千枝火枪。”
“一千枝?”黄殿元登时大为眼红,语气酸溜溜的道:“对南华会也没见大掌柜如此大方。”
易知足笑了笑,道:“不过是老式火枪,淘汰货,有必要眼红么。”顿了顿,他才道:“前年,天地会在广西起事的那人叫什么?罗大刚,他如今就活跃在桂平一带,与拜上帝会有些交情,这批枪经他的手送给拜上帝会最为稳妥。
你尽快联系一下他,这批枪分三次送,最后一批三百枝,有意走漏风声,让官府查获,引导官兵去征缴拜上帝会,逼迫他们今年起事。”
听的这话,易知足担忧的道:“这样做,会不会害了他们?”
“不会。”易知足笃定的道:“他们早就开始在私造兵器为起事做准备,今年不起事,明年也会起事。”
稍稍琢磨了下,黄殿元才道:“这事可有点急,如今已是三月,广西浔州府桂平,可不近......。”
“也没多远,通着水路。”易知足缓声道:“运货逆水而上,不要两个月时间。”
“行。”黄殿元爽快的道。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道:“你告诉他们,事后少不了他们的好处,但这批枪不能克扣,别坏我事。”
黄殿元正色道:“大掌柜放心,我亲自去。”
送走黄殿元,易知足长松了口气,他着实是记不清楚拜上帝会究竟是在今年起事还是明年才起事,出于谨慎,他才做此安排,至于送枪壮大拜上帝会的实力,他倒不在意,折腾的越欢实,声势越大越好。
对于朝廷清理积欠一事,虽说极有可能是为西北边政改革筹集银子,但他始终不敢大意,小心驶得万年船,如今情况不明,怎么小心都不为过,大不了情况明朗之后,他出面来收拾残局。
中午小憩了一下,起身发现雨依然未停,易知足甚觉无聊,正打算去听雨轩找包世臣手谈一局,林美莲却进来禀报道:“孔掌柜来了。”
孔建安?总号又有什么事?易知足心里纳闷,如今元奇总号他几乎是撒手不管,大小事宜都是孔建安做主,一天到晚忙碌不堪,没重要事情,断然不会这个时候前来,当即便道:“请他进来。”
孔建安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着一个人,约莫三十出头,一身掌柜打扮,两眼有神,看起来甚是精神,两人进来见礼后,孔建安才道:“这位是卫景平,南海分号掌柜,总号举荐的前往花旗淘金地开设分号的新掌柜。”
卫景平连忙重新拱手见礼,“属下卫景平见过大掌柜。”
“不必拘礼,坐。”易知足伸手示意两人落座,这才道:“可会英语?”
“回大掌柜。”卫景平恭谨的道:“在下以前在黄埔分号呆过,能熟练的交流,但书写还有些欠缺。”
“没关系,过去了再学。”易知足说着看了孔建安一眼,孔建安一笑,道:“还是大掌柜亲自叮嘱的好。”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花旗国说起来远,实则就在咱们对岸,不过这太平洋有些宽阔罢了,此番加利福尼亚发现沙金,根据反馈的消息,储量应该极大,咱们在圣弗朗西斯科开设分号的目的,很明确,收购黄金,不计一切手段收购黄金。
除此之外,就是购买地皮,圣弗朗西斯科目前就是一个规模不过六千人的小镇,不过,等你抵达时,就可能会发现,那是一个二三万人的大镇,不要怕,大量购买地皮,当道的修建房屋作为客栈出租,不对方道的,先空置起来。
再则,在圣弗朗西斯科开办分号收购黄金,不是以白银去兑换,而是通过贸易,简单说吧,分号可以没有一两白银,但分号必须有巨大的仓库,储存大量人口急剧增加所导致的一切短缺的货物,淘金人所必要的货物.....懂了吗?”
“大掌柜的意思是说,会有大量的人涌往圣弗朗西斯科去淘金。”卫景平缓声道:“而且,分号需要通过贸易才能交换到黄金。”
“不错。”易知足颌首道:“圣弗朗西斯科的生意说易也易,说难也难,只要你手头有足够稀缺的货物,黄金就会滚滚而来。”
顿了顿他接着道:“这次船队装载的货物不是以往的贸易商品,而主要是淘金所需要的工具、被物、酒之类的,下次船队需要带什么,就需要你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固然要诚信,但也不能太老实,你记住,在那里,黄金最不值钱,你自己好好把握,不过,不能砸了元奇的招牌,元奇日后要立足圣弗朗西斯科,长期发展。”
“黄金最不值钱?”孔建安咋舌道:“大掌柜该不会说那地方遍地黄金吧?”
“当然不可能遍地黄金。”易知足笑道:“不过,却也差不了多少,据说,一人一天能够淘到一两黄金,俗话说眼见为实,去了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