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浅水(1 / 2)
第一百九十二章、心拟归处人已去,泪沾纸上湿墨痕
赵云快马赶到湖边时,身后的张燕等人尚不见踪影,他心中不安,担忧着祁寒,便也顾不得等待他们,立即落马入林。转过杏林,步入怪林之中,他见其中的阵法果然有多处变动,但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他谙得这阵法,因此很快便穿过阵眼,到了精舍的所在。
但见眼前豁然开朗,草地上覆盖了一层细腻绵柔的白雪,一条玉带般的小溪将冻未冻,汀上的小草著着薄雪,溪水在流动时发出叮咚琮珑的声响,好似漱玉击石,悦耳动听。夜色中显得一派清幽,静谧安好。
赵云却无心欣赏美景,望着那两间茅舍,脚步微微一顿,掌心竟渐渐滋出汗来——这便是祁寒所居的地方了么?
他按下心中的激荡,大步朝着精舍走去。
谁知进入之后,却发现内中空无一人,赵云心中微沉,一个念头滚了上来,急得他脊上蹿汗:“莫非阿寒与段老大真在外头出了事,并未回转这里?”
想起张燕说要在这里寻找线索,他便将轩窗推开了几分,待房中渐亮,寻了火油,点燃了灯台。
案头一灯如豆,窗外透进冷风,吹得它摇摇晃晃,满室曳动的阴影。
赵云坐在案前,随手翻看向砚旁凌乱摆放的纸张,冀望能寻得一点线索,哪知这一看之下,却如五雷轰顶,僵在当地,心口一阵剧烈的悸痛,险些就此吐出一口血来!
他斜倚着窗户,身体无法控制地轻颤起来。房中晦暗清寂,窗外也无有多少的白月光,只有一轮在雪霰迷离中模糊得看不清边沿的毛月亮。他看到矮长的沉木书案之上,白得灼眼的纸张堆叠铺开,散落得到处都是,连地上,也都是着了墨的纸页。而这些纸张上,却没有半个文字,只有一幅幅墨色的图画。
每一张画,不见山水,不见花草别物,却只有一个人。
潦草简单的墨迹,寥寥几笔,却描绘出了这个人全部的气韵——银盔飞缨,轻飏白袍,手中握着一杆韧练的银枪……
赵云怔怔地跌坐在地上,一张一张地看过去,手指不停发抖,他掀起每一张,都仿佛看到了祁寒坐在这寒风微凛的窗边,唇噙浅笑,静静描绘自己的模样。
墨迹太过流畅,几乎毫无间断,足以看出作画之人落笔极快,完全不用思考,画中之人的面目便在他笔尖流淌而出。仿佛这个人,早已深深烙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微笑的,蹙眉的,冷峻的,微眯着眼携了几分杀气的……还有侧脸望着不知名的方向,露出或温柔、或缱绻、或无奈的神情。那笑、那眉锋、那鼻眼、那神态,无一不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透出深沉的眷恋与爱意来。
赵云抬手咬住了自己的拳头,牙齿磨得咯咯作响,眼眶滚烫,全然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接着,他便像是着了魔一样,飞快地翻开一张,又一张的纸,瞪大了眼,凝望着上头的自己,像要用目光将它们洞穿戳烂。
白色的纸张下面,是一幅装裱过的卷轴。
赵云手脚发麻,脸青唇白,像一个害了疟疾的病人,哆哆嗦嗦地将它展开。
霎时之间,一幅极美的水墨现在了他的面前——
夕阳残照之下,一座突兀陡峭的高山,笔立指天,耸入云表。谷壑之中,树木苍茏绵延,临近草野的地方生了一棵巨木,独秀群树。冷风吹落了树叶,漫天飘飞,梢颠上却积着一层白雪,叶子和枝条俱向南倾弯,足见当时的寒风极烈。
那棵巍峨秀拔的大树之下,画了一个迎风舞枪的将军。因画面很大,人便显得小了,虽然不辨面目,但白袍翾飞处,身法如云,劲装缨盔,气势吞山。那青年将军在袍胄选举之间,枪花幻影,姿形脱俗,宛若战神。
全幅都是墨笔写就,山水宛然,但这位将军无疑却是全画的灵魂,明皑如月,皎然生辉,显得那么的卓荦不群。
赵云怔然望着手中的画,记起了画中这一幕……
那是他和祁寒在奔赴徐州的途中,夜宿山林,路经一座不知名的高山,见那里风高天朗,树著初雪,凉爽喜人,他兴之所至,便在树下舞了一回枪……
却不想却被祁寒记在了脑海里,跃然纸上,将他绘得这般传神。
画卷的末尾题了一行字,是赵云从未见过的简体行楷。行云流水一般的笔迹,翩若惊鸿,矫若游龙,遒美俊秀到达极致。其旁还用赵云所教的汉隶,一笔一划,认真规矩地书写了一遍——
“经年征尘满衣甲,马蹄催趁月明归。”
赵云咬紧牙关,强忍着泪意,直将面容憋得通红狰狞。
他额际的汗水滴落下来,落在卷轴上,目光却死死盯住了那一行与自己有九成相似的隶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