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曼珠沙华(2 / 2)

加入书签

老话里常说:“是药三分毒,砒霜少吃点也毒不死人。”

古代帝王为了求长生,极度相信那些方士的话,所以很大一部分帝王的突然暴毙是和常年吃丹药有关的,由此可见少数聪明人忽悠多数人是从古代开始的,就连雄才伟略的帝王也无法避免。

在史书上记载,唐初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有记:“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

所谓的“伏火”其实就是放在炼丹炉内炼丹,说这样可以用火焰燃烧驱逐原本那些猛毒里的毒质,以我的观点来看,也许是可以缓解一些,但肯定还是有毒的。

我们往里边走了走,我又回到了队伍的中间地带,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然后打着手电去观察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

在是一条墓道,有三六米宽,高度至少在六米以上,因为手电光照上去很难看清楚顶部有什么,但肯定是有人工装饰的,只是看不清楚等于没用。

最为我感到吃惊的是墓道两边的墙壁,墙壁大量地脱皮,掉在墓道两边的油槽里。

油槽,古代早期用来照明的沟槽,一指深十公分宽,在下葬当天油火一直从入口燃烧到主墓室,这是极为奢侈的东西,小国家的王侯是用不起的,所以就发明了灯奴。

在墓墙上面残留的还能够看得出一些精心的雕刻花纹,好像是某一种少见的花,但由于没有完整的可以看,现在还看不出,不过我可以肯定我肯定自己曾经见过这种花,因为它不长见,所以我还专门去仔细研究过,只是一下子想不起来它的名字了。

在我们顺着墓道继续深入十几米之后,终于让我发现了一下段比较完整的雕刻,虽说也有脱落,但完全不影响我去辨认这种花的来历。

其他人也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发现,毕竟很有陵墓在刚刚进入就会使用大量的雕刻,这种做法会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这样让我不由地怀疑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并不是护龙陵,而就是真正的皇陵。

这花一看到全貌,我就立马知道它的来历。这花名叫彼岸花,是一种生长于夏季,性喜阴湿环境,耐寒性强,怕阳光直射,土壤是少见的红壤,现在在浙江这边还有生长。

彼岸花又叫曼珠沙华,学名叫红花石蒜,是可以入药的。传说花香是有魔力的,能够唤起死者的记忆,而传闻中黄泉路上就有这种花,也是这条不归路的风景,人就是踏着红火的掉落花瓣,同向幽冥地狱。

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于彼岸花,它象征着人对于爱情的忠贞不渝,一辈子心就属于一个人,即便不想见也无时无刻都在思念,就像是它的名字一样,永远望着彼岸,却很难抵达。

琦夜问我:“小哥,这墓里为什么要刻彼岸花呢?难道夏朝的国花就是彼岸花吗?”

对于琦夜的问题,我自然很乐意回答,便耐心地说道:“彼岸花对于亡者来说有两种寓意,一种是希望黄泉路上一路平安,另一种是象征着与爱人生死相随。不过墓里却很少见这种花的雕刻,因为红色毕竟是对死者的大不敬。”

左耳忽然插嘴道:“如果是白色的那就叫曼珠罗华。在佛教中是天上之花、大白莲花,天降吉兆四华之一,它的叶子对于哮喘病有很多的治疗效果。”

我看了左耳一眼,心里骂道:我操,怎么什么地方都有你啊?你已经出局了,居然还来抢小爷的风头,要不是看你救过胖子的份儿,小爷我就我就

我说:“夏朝时候道教都没什么名气,佛教没有呢,所以不可能是曼珠罗华。”

左耳耸了下肩,说:“我就是就事论事而已。”

胖子最不喜欢听这种事情,就招呼我们说:“快走吧,都别他娘的磨蹭了,再什么沙华、罗华的,一会儿黄花菜都凉了。”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说:“唉,身边有这种粗人,瞬间把咱们的身份都拉低了。”

胖子拿着手电晃晃悠悠地往前走,头也不回地说:“等一下给你来个漫天花雨,看看你丫的还在这里吹不吹了!”

众人一笑,便互相招呼着往前走,气氛倒是好了不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