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合适!哪不合适?(1 / 2)
经过了二十余分钟的车程,最终,在一条老旧的胡同口,在一棵参天的大槐树底下,车子停住了。
老旧并不代表破败或是脏乱差,事实上,这里比市中心那些高楼大厦还要美上很多。红砖青瓦,古树成荫,路两边种着植被,看起来很是整洁干净,充满了富有年代感的文艺气息。
特别现在的时间是寒冬腊月,天上还飘着大雪,虽然植物都枯萎了,但白雪却代替红花绿叶,点缀出了另一种如雾如幻的美感。
这里应该是整座天-津城硕果仅存的棚户区了,里面住着的大都是戏曲圈的同人。你这边唱京剧,我这边唱大鼓,你上午说相声,我下午讲评书,大家邻里街坊,靠手艺吃饭,谁都不耽搁谁,但也都一块乐呵着……
周山家的老宅,位于胡同口进来左数第三间。这是一个四合院,原本周山家只拥有其中一间屋子,但后来当特殊时期结束后,柳川原和马三等人回到天津,就将整座院子都盘了下来,给师傅的遗孀居住。
周山育有一儿一女,现在儿子已经不在世了,并没有留下子嗣。女儿一家也生活在国外,很多年没有回来过。
因此,这个四合院早已经过户到了柳洋河的名下。不是让他住,就是让他帮忙经管着,这样假如有一天周家的人回国了,也还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搀扶着老爷子,一家四口走下了车。周宅里的人此时也已经等候多时了,看见老爷子出现,他们赶忙迎了过来。
“老哥,恭喜啊。”
“老爷子,给您道贺了。”
“呦,柳老您今儿个状态不错呀。”
“柳叔儿,您万福。”
大家簇拥着柳川原,说说笑笑,一起朝着院子走去。
刚刚走到院门口,又有一群同行迎上来。打头的是一位穿着黑色棉褂子的精瘦老者,老者留着短短的胡须,胡子花白,脸有点长,上面长了一些老年斑。说是老年斑,但其实年轻的时候就有。
这位精瘦老者就是相声圈的泰山北斗,半壁江山,柳川原的发小儿,马三。马三的年龄其实比柳川原还要大四岁,但看起来身子骨却依旧很硬朗,走路都带着风。
“来了”。
“恩,来了。师哥您辛苦!”
两位老人见面后,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没有说太多话,同时都有些无语哽咽。
回想起来,老哥俩也有十多年没见过面了,上次见面还是柳辣出生的时候。
他们俩是在20年前一起隐退的。退休之后,一个住在了Tianjin,一个住在了Beijing,相互间走动起来就不太方便了,逢年过节都是靠打电话联系。
两家的后辈儿孙倒是常聚会,马三爷生了四个儿子,最小的今年也都四十多了,全部在从事曲艺这个行当。
而柳川原则是老来得子,他四十多岁才有了柳洋河,宝贝的跟什么似的。也正是因为他的溺爱,柳洋河才没能子承父业,因为老爷子总觉得学艺太辛苦,舍不得让他累着。
柳洋河母亲去世的很早,柳川原早年间去哪演出都得带着他。因此,他从小就是在后台长大的,基本上每天就是被马三的这几个儿子给抱着哄着,关系感情自然非比寻常……
路上花费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在门口又耽搁了一阵,因此,这会儿已经快要到11点50了。
“爸,柳大爷,点儿可快到了。”马三的大儿子看了眼手表,然后走过来对着两位老人低声耳语了一句。
听见提醒说时间要到了,老哥俩都清楚吉时耽搁不得,于是赶忙携手揽腕向着四合院的正厅走去。其他人见此,也紧紧跟随在两人身后。
正厅里,此时一切应用之物都已经装备妥当了。红鸭白肉,烧黄二酒,猪头牛尾,这些祭祀的物件一一摆放在桌子上。正当头是一个香炉,后面供着相声祖师爷“穷不怕”朱绍文,还有师傅周山的牌位。
今天主持拜师仪式的是圈子里的一位前辈高人,这人其实没什么能耐,之所以能来主持,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辈儿大。
马三爷今天是代表师傅的,所以一进屋就坐到了大厅最中间的椅子上。
房间的两侧还摆了几排椅子,见状,其他人也不用安排,自然而然地就走过去按辈分,按地位依次入座。椅子不够,几个被师傅带来看热闹的半大小子,就只好不情不愿地站在了最后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