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竞争对手(2 / 2)
艾瑾萌能够调用的资源非常少,能够获得这么多信息,不知道到了多少电话,受到了多少冷嘲热讽。
这些事情,艾瑾萌都不会告诉杜嘉逸的,她性格就是这样,看似洒脱其实无比好强,表面毫无在乎,其实只是把在乎放在了心底。
杜嘉逸没有想到这个竞争者居然是自己的学长,世界真的是不大。
在江潮在华东大学上大三的时候,已经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为锡山的一项市政工程做户外创意赚得了50万元。十几年前的50万啊,在那时候的魔都都能够买一整套房了,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笔巨款了,更何况是一个学生,当年在学校里面也是一时的风云人物。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自主创业,白手起家,这就是榜样、传奇,是发自内心的崇拜和追随。相比较杜嘉逸这样的富二代,江潮所获得肯定是绝无仅有的。
有些人能够赚钱,真的是天生的。
看了江潮早期学生的资料,杜嘉逸不得不赞叹道。
大学一毕业,江潮就在魔都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在广告界也混得风生水起,在魔都是排的上号的广告公司了。
而在杜嘉逸强推楼宇广告之后,江潮也意识到里面广阔的商机。但是逸嘉传媒动作很快,在王韬一亿五千万的投资下,很快魔都的楼宇广告市场全被逸嘉一吞而下。跟随者想要进入市场阻力非常之大,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且前期的投资很难收回。
江潮很清楚这个问题,果断放弃了在魔都市场竞争的念头,甚至在华东地区都没有动心思。魔都是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中心,掌握这里的市场,很容易就可以覆盖到整个华东地区,竞争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江潮直接在京城成立了分众传媒,专攻京都和北方的楼宇广告市场。江潮在广告行业闯荡了十年,认识的人脉和拥有的关系很庞大,很快就在鱼龙混杂的京都市场占据了鳌头。很多跟风者纷纷被他收购,或者压制住市场份额。
“有意思!”杜嘉逸认真地看艾瑾萌整理出来的京都市场的分析。
庞大的京都市场中,楼宇广告还没有完全得到开发。在开发的市场当中,分众采用的并购和自有的份额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分众似乎也担心逸嘉传媒在北方布局,除了在最大的京都市场始终保持最大份额的同时,也在玉门、大田、东都、合庆等北方主要城市开始布局,这比逸嘉传媒的步伐迈得都要大。
杜嘉逸注意到,分众的摊子铺得很大,但是每个城市都没有达到垄断的地位。这一点逸嘉传媒做的很好,楼宇广告几乎是占领了魔都的每一幢大楼,杜嘉逸很清楚推广人员的重要性,和不少外包公司签订了临时合作合同。
在魔都市场,逸嘉传媒在楼宇广告方面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九十,整个华东市场达到百分之七十多,没有其它楼宇广告公司成长的土壤。
“步子迈的大容易扯到蛋。”杜嘉逸淡淡地说道。
有弱点就好,至少杜嘉逸能够找得到突破口,在逸嘉传媒进入北方市场没有那么困难。
资料的最后,是一叠艾瑾萌特别标注出来的资料。
资本往往是对商机最敏锐的,逸嘉传媒大火之后,有不少投资集团想要参与到投资中来。但是杜嘉逸拿了王韬一亿五千万的投资之后,加上前期回笼的广告费,推广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加上这些给出的评估并不符合杜嘉逸的心理期待,所以都给拒绝了。
但是王韬就不一样,他本身处在劣势,必须有一股外来力量,才能够支撑起他攻略北方市场的想法。
江潮和软银集团中国分公司的总经理私交甚好,两方可能已经开始接触。
软银一家综合性的风险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在国内的互联网领域,软银可是教父级的,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刚刚起步的时候,投下了重金,给了超高估值,引导不少企业去美利坚上市。
如果不是前几年世界性的互联网寒潮,软银可能地位还要高超。互联网寒潮让软银市值直接打了个对折,但是尽管如此,市值几百亿美元的软银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
资料看到这里,杜嘉逸心里面才有了点担忧,分众有市场、有经验,软银有钱、有更广阔的的关系,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效应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的。
如果逸嘉传媒依然选择稳健发展的路线,北方市场很快就会沦陷。在强大资本的冲击下,现有的华东市场可能也保不住。
“是时候改变策略了!”杜嘉逸合上资料,自顾自地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