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新农村合作社设想和超级城市(2 / 2)
农业的小规模化,是阻碍农业产量的又一个弊端,人人有田种的时代已经开始落伍了。我们就需要新的思路。所以,如何整合现有土地才是关键。
米国和我们的国土面积差不多,还有加拿大和俄罗斯。但是他们的人口比我们少。主要是从事农业的人口比重比我们少的多。
超级城市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比如在东北的辽,沈市是辽的政府集权城市,首府。那么假设我们以沈市为中心,将周围城市的人口逐渐吸纳到沈市,建立一个省就一个城市的话,人口就密集起来了。而辽的其他几座城市空出的土地,就可以还原到耕地。多出来上百万亩的土地,可以养活多少人?
假设可以让大多数农民加入到整体耕种的行列,我们的粮食产量和粮食耕地又会增加多少万亩?
如果是全国范围呢?整个国内生产的粮食是应该自给自足的。主要是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我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改变这些人的思想包袱。改变这些人的看法,但不是用政府职权去做,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
农村解放出来的剩余劳力,就可以投入到基本工业中去,而有钱了,有视野了,有事业的农民也会开始重视教育,教育水平高,又会带动生产力。
开放科技是第一步,然后三到五年开始做土地集中制,之前我与主席提过一个叫新农村合作社的方案就是围绕这些来做的。有了新的合作社,就会使得各个省市之间的劳力,人口发生巨大变化,一些超级城市也会随之出现,一个城市几千万人不是难事儿。
这样,慢慢的,土地得到更充分的利用,而劳力也都逐渐转化成为工业骨干。社会的价值就开始更大的开发出来。整个国家的内需和内求也会发生无与伦比的变革。
人口的流动,对于人口监管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不过,巨大的内需内求会推送整个国家的经济前进。而随之的社会经济体系变革,也会让更多的人富起来。前期的政策优惠,免税政策,这个时候开始逐步收取一定量的税收。这些钱,一部分用在社会保障福利体系,一部分用在城市规划建设体系。
有了逐渐良好的循环,对于土地的依赖也就会更加少。逐渐从农民转变成为拥有土地的工人,而另一方面,随着土地的扩展,道路的修建也慢慢变得更为突出。省级公路和高速铁路也将成为以后建设的主基调。这样,华夏人民的伟大复兴才真的开始。”贾宏图坐下喝了一口水,示意自己的将话完毕了,会场再次进入陈静,大多数人开始在这番话里寻找自己的位置,和相对应社会变革的利弊。
外国的土地所有制是私人的,所以买卖都很开放。但是国内的所有制是国家的,农民只有使用权。放开使用权之后,再收回来种是不是费了二遍事?农民会不会攥着土地不放手?这个新农村合作社的必要性会有那么强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