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我们自己来(1 / 2)
如果已经到了1930年代,李晖肯定不会打美国的主意,届时美国更强的国力与更多的人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时航空兵已经渐渐唱起了主角。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别国的陆基飞机都够不着,进攻美国只能全靠舰载航空兵,可是面对美国本土数以十万计的陆基飞机,得要多少艘航母才有能力在美国本土成功登陆啊?恐怕还没靠近,就已经被铺天盖地的陆基机群给撕成碎片了吧?
但在一战之前却不一样,海防要塞不像飞机那样可以灵活调动,只要中国海军的主力舰队能够夺取制海权,地面部队就可以在海军舰炮的支援下登上美国的土地,从而产生了占领美国的可能性。
不过按照李晖之前的估算,以大同党的发展速度,这次技术优势碾压的短暂几年里根本不可能有余力派出大军进攻北美大陆,而等这几年一过,美国海军的实力也肯定起来了,撑死了也就剩下两三倍的军舰质量优势只够平衡美国的地缘和工业优势,对于能否达成目标,李晖心里其实是没底的。之所以那时就有针对美国的准备,一是因为阿拉斯加黄金引发的矛盾难以调和,二是反正中国离得远,战败了也影响不到远在太平洋对岸的本土,那为何不试一试呢?说不定就成功了呢?
但既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李晖就不可能对此投入太多的资源,比如阿拉斯加淘金、比如计划中的抢占夏威夷,前者投入不大、后者风险很小(因为这是可以在两三年内就完成的,那时的美国海军还不够强,而且他们也未必有拼命的决心。),思路上都很保守,而李晖心里也始终更重视本土周边那些更容易吃的嘴里的利益。
而现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李晖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征服美国的可能性,自然就舍得为此进行更大的投资,如果需要取舍,他甚至可以在其他战线作出退让。
好吧,至少暂时还没有这个必要,南洋战场虽然打得热火朝天,但投入的地面部队到现在也才两三万人的规模,不算海军的话,实际上不过是殖民地战争的级别,对于庞大的中国来说,根本没有多大的负担。即便将国内的叛军和潜在的敌人法俄等国也算进来,敌军的总数也不会超过10万人,以中国的体量,这仍然只是疥癣之疾。
何况那名特工派到阿拉斯加需要时间,然后囤积物资也需要时间,今年年内是肯定无法完成的,然后一入冬就别想打仗了,怎么也得等到来年完全化冻之后,以寒带的气候,至少已经是五月份了,距离现在还有大半年的时间,那时中英战争很可能都已经结束了。但即使如此,这还是让李晖的心态多少变得有些急躁,在很多事上都不再像之前那样沉得住气。
比如对于中日和谈的僵局,李晖原本是打算继续进行海上封锁逼迫日本政府就范,但现在他却没耐心等下去了,秘密传令给不久前接管了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的那支海军陆战队(一个团的编制),“日本人既然不愿拆毁靖国神社,那我们就自己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