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羽檄争驰无少停(四)(2 / 2)
第十二日,宋庭宣布成立“抗金讨敌行营”,以李林朝为行营大总管,韩侂胄为副总管,筹划应对金国的全面战事。
........
各项决策都在紧锣密鼓的出台,这在以任何一项国策都会争论上好长时间的大宋庙堂而言,已经算是非常难得的了,尽管不知道执行的效率怎么样。
但这依然赶不上时局的崩坏速度。
每一天都有前线失利的战报传回来,每一天都意味有着一片或多或少的国土在沦丧。
对于赵措而言,享受至高权力和荣耀的的新鲜感和兴奋劲还没过去时,就不得不急忙去直面对一个君王而言的巨大危机和挑战。
赵措可算是有野心,也算是年轻敢为,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个熟练解决各种情况的君王。
实际上他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可以说是约等于零。
所以急切的赵措性情变得越来越暴燥。对于以军变登上皇位的赵措而言,这一变化绝对是非常危险的。
据说赵措经常在朝堂上咆哮如雷,而短短的十几天里已经砍了好几个朝中大员的人头了。
这种大密度的斩杀高官的行为,即使在以阴厉著称的前李皇后当朝时也是很好发生的事件,一时竟是朝中人人自危。
当然,这事也并非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在赵措的嗜血高压下,朝中政策的决定和颁布速度空间的加快了。而坏处则是:没人敢说话了,不管是对于国策的不同意见,还是在具体政策的执行环节上的一些疑虑。
而这些隐忧,很可能在接下来的较长一段时间才会一一暴露出来。
但此时的赵措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他咬着牙,圆瞪着赤红的双眼,像是一只受到威胁的老虎一样发出恐怖而紧张的嘶吼!
面对变得如此乖张和危险的新君主,王守川变得更加谨言慎行起来。
整天下朝回来,就一个人待在书房里叹气或皱眉头。
王家府上的气氛也变得越来越压抑。
尤其是当在王玉田也回书院之后,宋君鸿突然有点不大愿意再回到王府上去了。
那里已经极少有欢笑了。而王玉田的几个兄弟,却个个都是势利眼。
宋君鸿越想越是烦闷,看时间还早,索性决定先去御街上逛逛,看能不能排遣下心中这股也跟着有点慢慢窜起的火苗。
临安京中商肆遍及全城,而最繁华处,莫过于这条“御街”了。著名的《梦粱录》中曾有记载:“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描写的正是这条御街的景象。这里属于中心综合商业区,其中有特殊商品的街市,如金、银交易,也有一般商品的市场。此外还有“瓦子”多处,其中包括了茶楼、酒店、演杂技的场所。临安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集中在城市北部武林坊、招贤坊一带。瓷器的官窑在城南凤凰山下,称内窑。私营手工业则遍布全城,丝纺业多为亦工亦商的作坊,集中在御街中段官巷一带。而御街中段的棚桥是临安最大的书市,刻版作坊就在棚桥附近。
前天还听露香翘着小鼻子骄傲的跟自己说:最近新版的《桃花扇》很火爆,连带着刘羽的诗集也销量很好。宋君鸿决定去瞅瞅。
诗书最能平人心、长精神!或许等到了那里,能让自己散散心吧?
转了几家店后,不想立刻就有位老板认出了宋君鸿,扯住了坐到店中的大堂后,让小斯奉上了热腾腾的茶汤便开始闲聊,谈了几句后,机灵的老板便委婉地提出邀约宋君鸿也出一本诗集,并且只要宋君鸿肯点这个头,这位老板拍着胸脯保证资金可以全部由他们来垫付。
宋君鸿想了想后,还是笑着给拒绝掉了。
老板的表情显得颇为遗憾。
其实这对于宋君鸿来说何尝不是?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能够“著书立说”的确算是一个颇为不小的诱惑,这一点在此时的一千年之前和此时的一千年之后也照样没有一丁点的变化。所以宋君鸿也不是一点没有动心,而前世便作为一名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好者,今世又读书十一载,能先后受教于良师郑知庆和大宋朝顶级知名的岳麓书院,宋君鸿自负还算是略有些才学的。他对于诗词之道也同样有些涉猎,情绪一起,也会吟上几句,涂上几笔。这么多年下来,积攒下来的诗稿也有百余篇了吧?
如果能把这些诗稿都制版印刷、流行各地,那自然是再好也不过的事情了。
可关键是已经有刘羽珠玉在前了。宋君鸿虽也自负诗文水平不下于人,但当和刘羽这个面貌和才华都好的一塌糊涂的家伙面前,却的确是鲜有几位同龄的士子敢于大言比肩的。
宋君鸿实际上也是一个有着几分子傲骨的人。宁为鸡首,不作牛尾!
宋君鸿很明白自己的长处在哪里,而并不想去给别人做陪衬。
这一点完全于宋君鸿和刘羽之间的深挈友谊无损,或许其实只是每个读书人都会暗暗拥有的一份骄傲吧?
******
作者注:《梦粱录》一书,乃是南宋时的吴自牧所著,共分为二十卷。这是一本介绍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对南宋时的临安京中人物风情、世俗百态描写十分细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