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准备出征(1 / 2)
内侍匆匆而去,很快便回来禀报了:“陛下,户部尚书在殿外候命!”
陆承启略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说道:“宣!”
“遵旨!宣户部尚书觐见!”
说罢,那内侍退出了垂拱殿,而户部尚书林镇中则缓缓大踏步而入:“臣林镇中,参见陛下!”他行了个最为正规的揖礼。
所谓作揖,是汉礼之核心。胸前拢手,推出为揖,收回为拱。中华礼节,讲究中正安舒,自然优雅,讲求礼敬在心,简而不繁。非天地君亲师,皆不跪拜。便是平日见了皇帝,不封赏,不论罪之时,亦不用下跪。
揖礼是正式礼,为问候之礼,为敬重之礼,讲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施揖礼时,视受礼人的尊卑高低或以及自身的恭敬态度而定,或深躬或浅揖,顺其自然。多用于正式见礼,表示庄重。
如果与受礼人关系较为亲近,无法长揖施礼,且施礼场合较为放松,则将正式揖礼的姿势收回到胸前,变成了较为轻松的拱手礼。拱手礼多为日常打招呼以及辞别的礼,为万能礼。揖礼手背向前而拱手礼手背向上,这是二者的区别。
至于军礼,其实也就是抱拳礼,也是由揖礼变化而来。在军队之中施揖礼或做拱手礼时,由于右手握着兵器,所以右手只能呈握拳状,而左手则依照揖礼的要求加盖在右手上,最后变成了抱拳礼。
和后世敬礼是差不多的,礼仪之邦,不是白叫的。不过陆承启更喜欢的是,先礼后兵。
“平身!”
陆承启站起了身子,缓缓地走向了林镇中,沉吟了好一会,才问道:“林卿,你老实跟朕说,若朕要和辽国开战,能否撑得住?”
“敢问陛下,要打多久?”
林镇中反问道,他耿直地看着陆承启,不怕被斥责。不是他不懂伴君如伴虎的道理,而是他有自己的信念。文人的信念,有时候看得比皇权还重。
“战事一开,谁人能料?或许一月,或许三月,或许一年,抑或者打上十年也不奇怪……”陆承启倒是看得开,“不过,辽国是一定要打得,不把他打趴下,朕一日寝食难安!”
陆承启说这话的时候,还加上了一个女真,一个萌古部,一个倭国,至于高丽,嘿嘿,陆承启看不上眼!
林镇中觉得不能理解:“陛下为何非要同辽国打个你死我活?”
陆承启总不能说,小冰河时期就要来了吧?那会给人当成妖怪的,哪怕他是皇帝。小冰河时期一到,草原产出能有多少?在天寒地冻之下,游牧民族想不南侵都难!
这根本就是一个死循环,在粮食都不够的情况下,饿疯了的草原人,会不顾一切地进攻中原。中原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粮食,就是温暖,你说他们会不会来进攻中原?看正史就明白了,为什么金国打到长江边就不打了?一是不识水性,二是他们占据了中原,已经心满意足了,三是汉人已经回过神来,也出了岳武穆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也快要打不过了,只能和南宋弥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