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6.3(1 / 2)

加入书签

宋琳在冬至当天离开了修道院。

剩下来的半个月,李正皓独自面对那群少言寡语的修道士。

他们发誓终身侍奉上帝,绝色绝财绝意,坚持孤苦贫寒的生活,就连交谈也被视作禁忌,仅在必要时以一两句耳语或手势代替。

侦查局是亲卫部队,接受劳动党中央的直属领导,又因为负责情报工作,内部管理十分严格。除非向领导报告工作,平素连大声讲话的人都不多,和修道院的环境颇有几分类似。

李正皓没有家眷,从万景台革命学院毕业后,一直生活在军营里,早已适应了这种紧张压抑的气氛。

事实上,他甚至对此有点怀念。

在修道院里养伤的日子,每日定时起床、进餐、接受治疗,原本深可见骨的伤口,渐渐弥合、痊愈,结成绯红色的疤痕,狰狞地挂在眼角额边,像一道血泪。

医生建议他做个祛疤手术,痊愈后虽然难保不留痕迹,但至少没有这么醒目。

李正皓只是简单地摇了摇头。

修道院位于南汉山的东南麓,居高远眺,可以看到蜿蜒流淌的汉江、京畿道的田野,以及繁忙的仁川港。

据说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曾是高句丽王朝的避难行宫,自古以来便拱卫着朝鲜半岛的都城。

时至今日,古老的御敌工事早已荒废,只剩下断壁残垣伫立在山谷间,俯瞰着人迹罕至的南汉山,暗示此处往昔的辉煌。李朝时期的天主教徒遭受迫害,为躲避抓捕,方才筑石为基建造了这座修道院。如今,世间政权更迭反复,信仰却始终历久弥新,令人忍不住唏嘘感慨。

尽管大雪中的盘山公路崎岖难行,已经鲜少有人上山,但对隐姓埋名的“脱北者”来说,小心一点总是不为过的。

能够下地后,李正皓时常独自散步,很快便弄清楚了周边布局,并为突发情况设计好逃跑路线。

相较于房间里的温暖舒适,他也更偏爱室外的清新凌冽。

站在后院的山坡上,看首尔市的霓虹逐一点亮,那层层光影透过雾霭折射,将黑紫色的天空渲染得繁华璀璨,就连人心也仿佛不再寂寥。

宋琳走的时候,山里已经下过几场雪,原本荒凉的坡脊被厚厚的白雪覆盖,看不出本来的面貌。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树上已经开始凝结雾凇,制造出梦幻般的冰雪世界。

苍茫的夜色中,只有头顶的星月与雪景交相辉映,美得不似人间。

“哎呀,你怎么又跑外面去了?快回来吃饭!”

一声抱怨划破了夜的宁静,修道院里唯一的大嗓门——护工阿姨站在窗台边,双臂大幅度地挥舞着,活像只抱蛋的母鸡——她是园丁的妻子,年近六旬的夫妇俩无儿无女、笃信上帝,平日里在修道院帮工,给修士们做做饭、打扫卫生。

听到召唤,李正皓很快起身,拄着双拐,一步一挪地往厨房后门走去。

据他所知,护工阿姨是看不懂手语的。但宋琳离开前专门与她沟通过,激发了同胞对“脱北者”的特殊情怀。作为修道院的兼职厨师,护工阿姨还专门为李正皓开了小灶,确保病人营养充足。

随着身体渐渐恢复,他的胃口也越来越好,一顿饭能吃不少东西。眼见着库存见底,护工阿姨今天一大早便催园丁出门,赶在大雪封山之前采买足够的物资。

山中交通不便,修道院通常都是向同一家店铺订购,再麻烦店员开车送货上门。

然而,直到天黑之前,李正皓还没看见园丁回来,一辆货车停在院子里,卸完货却并未离开。

推开厨房后门,今晚的餐桌旁,果然坐着另外一个人。

灶台边传来叮呤咣啷的撞击声,护工阿姨头也不抬地介绍道:“粮油店新来的司机,车子抛锚了,修理厂的人明早才能来拖,他今天要在咱们这儿歇一晚。”

那司机身穿短外套,脚蹬厚底靴,除了一双修长白净的手,看起来倒与真正的体力劳动者无异。

李正皓的身份是哑巴,听得懂却不能说话,于是只好点头坐下,将双拐靠放到近旁。

“这位大哥,伤得不轻啊……”

司机口里含着一大块肉,上下打量着李正皓,说起话来含含糊糊。

护工阿姨将炖锅端上桌面,气喘吁吁道:“可不是吗?从山上滚下来,扎得跟刺猬一样,好歹保住了半条命。”

李正皓将头埋进碗里,假装饥肠辘辘,饿得只顾埋头扒饭,对另外两人的对话毫无反应。

“为了保护老婆,把命都豁出去了,”护工阿姨拍拍他的肩膀,由衷赞赏道,“是个好样的!”

司机终于将肉块咽下喉咙,打着嗝说:“真这么好的话,怎么没看到‘刺猬太太’?”

护工阿姨愣了几秒钟,反应过来之后,爽朗地哈哈大笑:“人家找工作去了,正想办法攒钱、租房子呢,等‘刺猬先生’的伤好了,很快就会夫妻团聚的。”

这当然是宋琳的解释。

与世隔绝的时间久了,真与假变得越来越难分辨。李正皓偶尔会想,如果自己真是个哑巴,和耳聋的妻子相依为命,无论在什么地方,应该都能幸福安稳地生活下去。

“我今晚睡哪儿?”吃完饭,又帮忙将碗筷洗净,司机满脸随遇而安的表情。

护工阿姨对此早有安排:“修士们不喜欢被打扰,客人来了都住地下室,哑巴对面还有间房……”

“没问题。”司机笑眯眯地的应承,转而看向李正皓,“你不介意吧?”

他摇摇头,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收拾完锅碗瓢盆,护工阿姨提着灯在前面带路,向同行的司机介绍修道院的布局。李正皓拄着拐杖,慢吞吞地跟在三五米后。

“我家那口子是园丁,我们就住在厨房外面的花房里,你有什么事可以去敲门。”护工阿姨强调,“尽量别吵到楼上的修士,他们都是喜欢安静的人。”

司机伸了个懒腰:“放心吧,我都快累死了,沾枕头就能睡着。”

待那二人进房后,李正皓也很快推开自己的房门,转身将锁梢插好。

墙壁上依然贴着淡绿色的墙纸,除了简朴的十字架,这里再无任何装饰。住了大半个月,他没有留下任何个人痕迹,所有陈设一如最初。

几乎就在锁门的瞬间,李正皓立刻恢复了行走能力。只见他将双拐扔到一边,迅速翻找各个角落,将防身器具拿出来,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厨房里的水果刀、散步时捡到砖块、静脉注射用过的针头……游走在生死边缘多年,早已习惯防患于未然,即便是在修道院这种与世无争的环境里,也从未放松过警惕。自从恢复对身体的控制那一刻起,他就开始留心收集的这些东西,如今果然派上了用场。

床架抵住门边,床单被塞至门缝下,关上灯,李正皓手持刀具,在黑暗中倾听外面的动静。

护工阿姨继续与那人说说笑笑,显然被奉承得十分开心,直到记起炉子上烧的水,方才急匆匆地离去。

沉重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地下室里再度恢复死一样的寂静——对面房间的门却始终没有关上。

李正皓弯下腰,准备随时发动攻击。

“‘哑巴’?”

那轻佻声音听起来依旧吊儿郎当,和那双桃花眼一样惹人厌恶。

李正皓记得,一个月前的青森县码头边,对方也是用同样的语气打招呼,而后自己便被直接撂倒在地。

没有走近,也没有预料之中的破门而入,隔着一条走廊和一道房门,林东权的声音清晰可辨:“女魔头没提醒你我要来?”

随口骂了句脏话,林东权半自嘲、半玩笑地说:“不必要紧张,这里没有电子设备,我不会犯傻跟你动手——打架肯定是你赢,我知道你的伤没事了。”

伤未好全,李正皓并无制胜的绝对把握,但肋骨骨折确实不影响四肢运动。假装跟腱尚未恢复,也只是为了名正言顺地拄拐,确保随时有东西可以防身。

“你我立场不同,但好歹也是同胞,半岛和平是大家的共同利益。”尽管明知自己没什么说服力,林东权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平壤政权如果有了激光器,提炼铀235的效率会大大提高,核弹头一枚接一枚地制造出来,你以为美国人会袖手旁观?”

黑暗中,李正皓咧出一抹冷笑,他亲历过卡扎菲政权的崩溃,也清楚朝鲜在那些“大国”眼中的角色——想要摆脱受制于人的地位,必须成为游戏玩家,而非桌面上的棋子——对于林东权提到的外部威胁,他根本懒得回应。

没有等到回话,门外人开始着急,语气也不再平静:“真成了哑巴吗?你以为那女人是什么好东西?我查清她的底细了,izo!佣兵!谁有钱替谁卖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尽管这些事早就清楚,但从第三者口中得到确认,还是让李正皓感到满足。无论宋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至少在身份问题上,她没有骗他。

林东权愤然道:“我叔叔已经引咎辞职,对情报院的决定没有影响。你们逼他、要挟他的妻女毫无意义!这件事传出去了,大家只会认为朝鲜人胜之不武。”

指控太过直接,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底线,李正皓大概猜得出宋琳做了什么。

门外响起脚步声,林东权走近了些:“李少校,你是好人,肯定不会任由她滥杀无辜……”

头顶的抽风机管道直通地面,从修道院步行两个小时就能下山,大可不必继续浪费时间。

似乎猜出了他的想法,林东权的声音里透出焦急之意:“放过她们,我会按照约定去朝鲜!”

李正皓发自内心地笑起来,宋琳离开时只说要找人算账,未曾想却是连本带息一并讨要回来。

林东权靠上门扉,有气无力地祈求道:“小丽是个听话的孩子,我婶婶也没有做过任何坏事,她们是无辜的……”

在侦查局受训时,一位教官曾经说过: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弱点的人。找出那个弱点,施加压力,他就会乖乖地听你的话,与你合作。*

李正皓毫不怀疑,宋琳已经牢牢掌握林东权的弱点。

一旦受制于人,再聪明的头脑、再强大的力量、再坚定的意志,最终都会被吹枯拉朽,不足为惧。

作为“哑巴”,李正皓不想公然发声,于是他轻轻踢走床架,用手拧开门锁。

原本已经放弃希望的林东权,突然看到房门在眼前洞开,心脏再次急促跳动起来。

他不敢错过机会,咬牙跨过门槛,随即听见房门被关上,男人声音低沉地威胁:“别回头,我们就这样谈谈。”

冰凉而纤薄的触感贴在喉间,与皮肤血管紧密相贴,令汗毛根根直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