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早晚要改编(1 / 2)

加入书签

回到教室,沈哲有些心不在焉,思考刚才的事。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伴随着影视改编,武侠作品对于华夏,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

他不懂影视剧制作,也不懂演戏。

但知道这些作品出现后,早晚会被影视公司看上,目前来看,他们反应很快。

只希望改编后的武侠影视剧不要太脑残,他早就想看看,由华夏艺人演绎出来的各个经典角色是什么模样。

从彼世界情况来看,金古梁三位武侠大师中,最适合改编的就是金庸先生的作品。

因为金庸是做过编剧的人,作品临场感很强。

导演拿着小说几乎就能直接拍摄,文中环境、人物、动作、表情的细节描写交代的很清楚。像发动“降龙十八掌”时,要蹲马步,双手出掌向内划个半圈;“蛤蟆功”发动要蹲在地上像个蛤蟆、脖子鼓起……

连读者阅读的时候,可能都会情不自禁的比划两下。

剧情发展自然顺畅,比如靖蓉恋,从相识相知、到大漠南北、误会反目,带有真实的生活气息。

这些都不需要编剧再次创作,也无法随意改编。

另一位大师古龙就不同了。

说起这个,沈哲都想吐槽,估计拍古龙剧的导演也想骂娘,编剧更会抓掉不少头发。

看看他在文中描写吧。

——他没有招式,杀人的刀,不需要招式

——他挥刀的速度很快,没有人能看清

——没有人见过他的刀,因为见过他刀的人,都已经是死人!

好嘛,剧组里的武术指导首先要被气晕。

——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他不远万里,骑马三天三夜,就为了杀一个人,而他并不认识他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里

接着,再把编剧弄背过气去。

《三少爷的剑》有段情节——【曹冰霎时间已刺出九剑……可惜他这九剑都刺空了,本来在他眼前的燕十三,人影已不见……然后就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地上已多了三个死人】

如果用电视画面呈现出来,这就是超级BUG。

古龙先生“白光一闪,人影倒地”的写作手法,对喜欢这种调调的读者来说,文本阅读才是享受。

他本人早逝,作品被改编得面目全非就不奇怪了,最后还不讨书迷欢喜。

而梁师的作品,其实也不太适合改编成影视剧。

角色太复杂,观众有时分不清谁是主角,剧情也显得过于杂乱。

不如看婆媳争宠的戏码,那个更乱。

连梁师本人生前接受采访时亦说,没有一部改编的影视作品能真正让他自己“最满意”。

《白发》一书是例外,练霓裳的光芒照耀始终,当之无愧的主角。

所以被改编的最多,由不得沈哲不重视。

改编得不好,被曾经的读者喷没多大关系,恶心到自己就太难受了。

本就不能只满足于把作品发表完事,武侠文化的形成,需要影视、网络、文本阅读等共同发力。

沈哲经历过彼世界90年代,那时候看武侠更多的还是通过书籍阅读,正版盗版都分不清。新世纪后的武侠爱好者,接触武侠的方式才开始多种多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