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兼得鱼和熊掌(1 / 2)

加入书签

“颤抖?”癸丑笑的无比诡谲,笑的脸都歪了,“杀手世家的人我们可能不敢惹,但是你武凌,哪怕是将你剁成一百八十八块,也不会有人为找回一个公道。”

武凌刀尖点地,凹凸不平的大地被划出一道细微至极的小沟,没有人知道在这微小的横沟里,蕴藏了多少武凌的愤怒。

也许此时天空中滑过的白云,便能够知道自己与太阳的距离,但癸丑始终不明白,他和武凌之间的距离,究竟是处在那一层面上。

话不投机半句多,尚忆香懂得这个道理,画面进行到这种地步,双方已经再无交涉的地步,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再度从平静的场面中汇聚而成。

士兵们在宁帅出现的时候,都纷纷的向后退去,他们知道宁帅的厉害,同时也知道他打起架来敌友不分,哪怕是自己人,只要是落入他的斩击范围,最后的都只有一个结果。

尚忆香已经休息完成,内力恢复的到七层左右,武凌为其争取的短暂的休息时间已经到达极限,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反而对癸丑来说,他所受伤的程度比尚忆香上更重,需要调整和休息的时间要比她长上许多倍。

宁帅和武凌都是同一类人,宁愿牺牲自己一点时间,也要为自己人争取更多利益和时间。

“如果你不是跟错了主,我们相处的会非常好,生死之交的那种。”武凌语罢,内力已经倾注在双脚之上,同时二十四破手也一并加长其上,宁帅同样是速度和力量型对手,准备上大同小异。

宁帅仍旧没有一点变化,脸上冰冷的像冬日的阳光,不暖不冷,不温不火,就像眼前的所有事物以及人都不能入其内心,他独处一个只属于他的世界。

武凌看不出那时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但有一点他知道,他的心里住着一把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武凌的视线一直关注在他的眼睛上,用刀的人都会有这样行为,这是天生的,也是武学上的要求。

武凌发现在他说道“生死之交”的时候,宁帅的眼眸如金光闪动了一下,那种寒冷刺骨的世界,竟然透露出了刀锋的寒意,仿佛在他面前,周围的一切都是由刀构成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惊动他的涟漪。

如果硬要说有,只能是他手中握着的那柄和斩门刀一样大小的大刀了。

……

武凌和宁帅在同一时间同一环境行动,两者相向而行。

武凌的刀身上缠绕着的是龙王的气息,宁帅的刀锋刚劲得如同猛虎附身,两道微微化形而成的圣者形象,在远处一片孤叶落地的时候,兵戎相见。

刀光剑影已无法形容现场的画面,两人的身影不相上下,灵动的就像形影不离的影子,武凌是宁帅的影子,而宁帅是武凌的影子,这两道影子谁都想了结了对方,谁都想争取到“身子”的唯一主控方。

尚忆香本想偷偷行动,在武凌纠缠住宁帅的时候刺杀癸丑,但是她忍住了。

不仅是一位担心武凌,同时也是被眼前的战斗吸引了,这是多么唯美的一场画面,能够将生死之战进行到这种地步,不论正义属于哪一方,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他们两人行动的是侠的至高理念。

癸丑眼光尚忆香本能的向自己行动,却因为场地中的骚动,停下了脚步,心中安定之余,有不免嗔怒,“该死的杀手世家,等这次行动结束,迟早有一天我要带兵磨平你们。”

尚忆香没有行动,这确实给癸丑带去了几息安全的休息时间。

从她的角度看去,武凌和宁帅交集成两道虚影,虚影并非非静止不动,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四面八十都是他们的战斗区域。

他们周身十米之内的大地,每每几秒时间的间隔,都会出现一道裂痕,裂痕的厚度深浅不一,浅的是斩门刀或宁帅大刀刀锋错位斩出的,深的那些是两人刀锋的罡气造成,对撞而成震动,哪怕是六层内力境的强者,也不敢轻易靠近。

因为没有人知道,下一秒刀痕会劈在大地的那块位置之上。

六七十回合的交错非常之快,两人在最后一次对撞之下,接连倒退了三四步,这是他们从战斗起算至今为止最远的距离。

这距离仅有两把斩门刀的长度,这样算的话,双方同时处在对方的攻击范围内。

也就是说,两人都没有停下战斗的脚步,这已经超出了厮杀的境界,两人仿佛已经超脱了生死,都为着自己所遵循的道义进行战斗着,谁胜谁负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道义的碰撞,谁能书写至上的篇章。

这便是尚忆香观看完两人战斗稍微停止后的感想,这是一场战斗盛典!

……

“果然很强,我已经用出全力了,竟然还无法分出高低。”武凌心中倒映出这么一句。

“若不是内力境界提升了一层,我并非是他的对手……”

武凌想到自己不久前晋升为内力境六层,境界稳不稳定已经不是借口,他承认宁帅的强劲,但并不代表他认同宁帅的所作所为,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特别是在武凌接受主神老者这道任务的时候,已经决定他和宁帅会有这么一战。

反观宁帅,当真是冷静的如同雪地上无声无息的嫩草,古铜色俊秀的面庞带着战斗流下的点点汗珠,非常迷人,同时,也非常可恨,从他的眼睛里透出来的,是一种对战斗的渴望和火热,一种不论生死的渴望。

“这是变态或者说是变相的走火入魔!”

武凌心中惊鸣,没想到自己的全力以赴,竟然延生出宁帅这样的战斗形态,这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走火入魔,而是一种为了寻找至上武学上的造诣,一种将自己陷于危险境地并以此达到突破的目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