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交易(1 / 2)

加入书签

钟蕴朗虽知杨元凯这番前来绝无善意,但没想到,他竟会这样随意栽赃罪名。眉头一皱道:“那就请杨将军说说,是谁将这二十三条人命算在我头上了?”

杨元凯笑道:“这个嘛,钟爷就不必知道啦。但有笔生意钟爷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钟蕴朗反问:“哦?杨将军什么时候改行做买卖了?”

杨元凯笑笑,从怀中掏出一卷追捕公文,叹口气道:“哎呀,我这堂堂行台军都统,今日倒干起捕快的活了。可不是抢了钟爷你的饭碗么?”说着大摇大摆的将追捕公文展开,念道:“人犯钟蕴朗,河间府人士。于昨夜江边连伤二十三条人命,证据确凿,该犯现已潜逃。着行台军副都统杨元凯协青川县衙进行抓捕……”念到这里,停了下来,眼望钟蕴朗道:“钟爷,你可听得清楚么?”

钟蕴朗一眼望去便知这追捕公文是真非假,心中一沉。但他问心无愧,也不惧怕这一纸空文。朗声道:“杨将军,你接着念啊。这追捕公文由何处所发,于何年何月起执行,案犯依律该判何罪,作何处置。这些怎能漏了不说?”

杨元凯鼓掌叫好:“钟爷不愧是行家啊,佩服佩服。不过,这些琐碎之事,我看就不必说了罢!众将士听令。”手掌轻轻一挥,手下众人执缰纵马,马蹄轻踏,只待杨元凯一声令下,立时便要冲上。应五见此,气凝双掌,蓄势待发。

钟蕴朗此时不明真相,心中彷徨无计:“此罪虽是子虚乌有,但此时若是逃了,怕是再难洗清。恃强硬拼,杨元凯武功不弱,加上这一百来人,倒也不好对付。要说随这杨元凯同去对簿公堂,自是理直气壮,可不知中途他又会耍些什么花招。”

哪知杨元凯却迟迟没有发令。

杨元凯满脸堆笑,凑到钟蕴朗跟前:“都说了有笔生意可做,我怎能不让钟爷谈谈条件?”也不待钟蕴朗答话,接着说道:“你这罪名确实不小,可要是运作运作,大事化小,倒也未尝不可。”

钟蕴朗冷眼轻笑:“所犯何事,当处何刑。何人所犯,何人自担。一切皆有律法为凭。杨将军说什么运作,我可就不懂了。”

杨元凯压低声音:“钟蕴朗,这已不是你自命清高的时候了。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你交出背上这把剑,我自会找人修改官文,替你顶罪。你仍是那河间府人人敬仰的钟捕头,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善面韦陀’,我也好回去交差。咱两以后互相照应,我再替你给相爷举荐举荐,你这前程大好不可限量啊。”

要说‘前程大好不可限量’,钟蕴朗不是没有想过。他虽在江湖留名,却与武林侠客不同,仗剑天涯路不是他的归宿。他所求的是在朝为用,施展报负,也许是镇守边疆、保境安民,亦或是开疆拓土、勒功燕然。只可惜,一直未有平步青云之机……

他现在的身份算是什么呢?在别人眼里他是‘钟爷’,是大宋朝第一捕快,是河间神捕钟蕴朗。是的,他与别的捕快不同。按大宋官制,地方捕快只有薪俸,不按品级,在朝廷的编制上,称作‘不入流’。而他承先师遗泽,可御前带刀,可送接王驾,可南北畅行,可入朝廷编制,可……可在他自己眼中,他只是个心怀天下,却位卑人轻的‘正九品’小捕快。他虽常常告诫自己‘为官论心不论阶’,但他有时也会在心底呐喊:“若是权位更高些,不是能为国为民做更多的事么?”

有时候,如果一个人的位置太低了,便什么也做不了。胸怀的远大报负,心中的是非公道,体内流淌的一腔热血,还有你的才华、见识、韬略、武艺,统统没有用。就像现在,眼前,光明磊落视天下为己任的钟蕴朗,奈何不了卑劣无耻视人命如草芥的行台军副都统杨元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