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遗容不好看(1 / 2)
“查到什么密报上来。”
不得不说,秦石昌在这件事中最大的智慧就是说了“密报”这两字。
京兆尹真的是被逼无奈,王丰广的事查下去有损皇后娘家的名誉,如果他是和王家有仇的,正可趁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去查案,保证查得王家面子里子全没了。
好在当官的总有护官符,崔氏也是有名的世家,事情到家里一讨论,总不差人出主意,“既然圣人说查,不查出点事是办事不利,索性把查到的线索全递上去,你只管着自己的嘴,皇家的事一句都不要评判。”
就这样京兆尹呈上去的密报就很简略,写到:王丰广在安仁坊有处宅子,他死后由两个女子陪送尸体回家……其余的,一概不写。
越是不写,皇帝反想得越多,更觉得里面有隐情让人不敢说。再看写的那些事,皇帝也不是笨蛋,既说“置了外宅”什么的,最后还是由两个外室陪回来,光猜想就知道这死的绝对不光彩。
秦石昌脸都气绿了,心想:我还当他树敌众多,为人所害,竟是为这糊涂事死的。他还要娶公主!
秦石昌觉得,男人花心点不算大事,朝里权贵有几个不好色的?可因为女人坏了事,这就不可原谅了。
这货他还要娶自己女儿,那是公主,就算装也好歹在没娶到公主前装得像点样子吧!
“你下去吧。”秦石昌阴沉着脸对京兆尹说,然后等人走了,自己也去含元宫。
甩了折子给王皇后看,“你家做的好事!”
王皇后还哭得有些晕,见他这脸色吓得“悲”也压了下去,勉强翻看了几行字,更是说不出话,“这……这……”
“还是别人来诬陷的了?”秦石昌怒道。
人家和她家无怨无悔,王皇后即便想狡辩,听他这么一说,也不牵扯人了,又慌又恨,哭了起来,“我又哪知道这事,妾在宫里,这等事他家也不会明言的。”
王皇后自然是知道死因的,但这刻也只能装傻了。她根本不想要彻查什么“真相”,对皇帝只一口咬定冤屈就可以了,哪知道皇帝难得想安抚妻女,想给个说法,这一调查就调查出事来了。
秦石昌阴着脸,“朕还真以为他王丰广有何‘冤屈’。”
虽这么说,心里却已经相信皇后是不知情的。毕竟老夫老妻多年,谁都不愿意把身边亲人想得太坏。
“陛下被蒙蔽,臣妾又何尝不是,”王皇后更是害怕,“总不会想到他竟这么糊涂。”
眼看皇帝脸色虽不好,却也不再苛责她了。
哪知秦石昌又说道,“既是这样,御妻自约束家人,毋宁再丢人现眼了。”
王皇后只以为这事依然揭过,自然答应,“臣妾自当吩咐下去。”
怀疑的种子种下就要发芽,这话是没错的。
不独王皇后,皇家的每一个成员或大或小都在皇帝那儿留过案底,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机会让怀疑发芽结果。
这时候王皇后还没发现自己在皇帝那儿的案底日渐被翻出来映得清晰了,因为这时候王家忙着的是办后事。
更兼秦石昌答应过要让王丰广走得生荣死哀,丧事规模办得并不小,赐下谥,将他追封至平原县公,其长子继承。这更让王皇后觉得皇帝已经不在乎前事了。
此时最让王家人觉得麻烦的反而是王丰广的遗体:汉人旧习多土葬,并且讲究陪葬和下葬地风水。王丰广死得既不正常又不光彩,下葬的地点就要格外有讲究,好在也能多做几场法事解决这问题。
可尸体的遗容就很成问题了。
王丰广的死相并不好看,尤其最让王家人头疼的,他是在那啥的时候死的,等他死僵了,身上就特别狼藉。(大家懂得,不具体形容了)
好歹是一床被裹了,露出张脸了事。
但丧事的规模再大,如果吊唁的人来得不多,规模想大也大不了。
王丰广是因这种事死的,名声太难听,就算同僚都不想来吊唁这位。就算是有皇帝的面子在,朝中官员逃不了,本要作陪的家属却一个都不肯来了。丧礼场面上,除却王家的家人,其他人倒多不怎么哭,或只是装个抹泪的样子。国人讲究热闹,就算是丧事也要哭得热闹,这场丧事未免办得不伦不类。
消息传到秦流萤这儿时,身边的宫人们都乐了几回,哪怕这时候不能明着高兴,也要嘴上多说几回过瘾。
大家的利益都和公主连在一起,王丰广一死,众人的日子也能好过得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