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章 是是非非元青花(1 / 2)

加入书签

岳茗川闻言心中一惊,心知恐怕这罐子不怎么老,“墨白,这罐子到底是不是元青花啊?”

“岳叔,不瞒你说,这罐子我看不透。”李墨白说了一句官话,所谓看不透有时候是说这玩意儿我拿不稳,有时候需要给主人留一份颜面,所以也说看不透,这也算是给人留一条后路,留个念想,总不能绝了那一丝希望。

岳茗川闻言,神色顿时颓然,两眼发直,想着这罐子有猫腻还真是有猫腻,200万拿下一只元青花罐子,那也算是超级大漏了,只是拣漏却并不容易。

“墨白,你给我说说,这只罐子到底是哪里看不透?”

“岳叔,要我说啊!所谓元青花本来就是商家做局搞出来的一场超级大骗局,您想想,中国瓷器为数众多,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艺术价值,哪里能轮得上元青花称雄?”李墨白没有回答岳茗川的问题提,而是说起了元青花。

“哎,墨白,你知道我是个商人,当时就只想着拣漏了,哪里会去想那么多啊?”岳茗川一脸的懊悔,神色黯然,2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

“岳叔,这罐子又是怎么到你手里的啊?”李墨白知道岳茗川这时候需要倾诉,同时心中也好奇,这只罐子到底是什么地方上手的。

“哎,都是层层关系,是二虎告诉我,他们在铲地皮的时候,在一个农家发现了这只罐子,但是当时他给的价格货主没有同意,他回来就告诉了我,我一想就同意去看看,但是等我去看的时候,这罐子正好被一个年轻人给买下了,我想既然来了,总要看一眼吧,于是就看了一眼,感觉这是一个老货,而且年轻人说这是一只民国时期的罐子,我一听以为年轻人走眼了,于是就从年轻人那儿买下来了。”岳茗川简明扼要地说道。

李墨白闻言心道,这局设得谈不上高明啊,应该说还是有破绽的啊,怎么岳茗川这老油子也能不察啊?再看了一眼那青花罐,心中也算是有了一丝了然,这罐子还真能迷惑人,如果不是找不出来气泡和那青料过于妖艳的花,还真是和真品无异。

“一个年轻人?不是行里的熟人吗?”李墨白又问道,心中对这个年轻人有了一丝好奇,或许做局的关键就是这个年轻人,他倒是实话实说了,然而买货的人偏偏就认为这是一个漏,于是这个局就成功了。

“不认识,完全没有见过,都怪我鬼迷心窍!”岳茗川郁闷地拍了拍脑袋道。

“岳叔,那你年轻人说的不错,这的确是一件民国时期的高仿,而且应该是出自名家之手,其实你也没有亏的太多。”李墨白安慰道,同时也点破了这只罐子的来历。

送走了岳茗川,李墨白心里还在想着元青花,一件鬼谷下山青花大罐将元青花的市场炒得火热,可是那只罐子就是元代的作品吗?李墨白心里可不这样认为。

元代的蒙古统治者是一个游牧的马上民族,他们习惯于使用结实耐用的铜器,而贵族则喜欢的是金银器,这一点在各地发掘的蒙古墓里面已经证实了,那些被发掘的墓里面很少有瓷器,至于元青花更是罕见。

而在当时,汉民和南人则是三四等人群,既然统治阶层并不喜欢瓷器,那么元青花的水准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虽然二等的色目人主要从事欧亚贸易,会定制很多的瓷器销往欧洲,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很多的资料表明,色目人在做生意的时候,往往都指明了纹饰的风格,因而李墨白更不认为元代的瓷器有什么出色的地方。

再退一步说,就算元青花的工艺水准相当地出色,但是那些人物故事的青花瓷器是不是出于元朝还真是个未知数。

大家都知道,元代的汉人和南人是三四等人,蒙古的统治者自从忽必烈开始,都极力推崇汉文化,也学习汉文化,但是100年左右的时间要想彻底改变一个民族的信仰,而且是改变一个统治阶层的信仰那几乎就是痴人说梦,如果能改变,蒙古帝国也不会兄弟阋墙,四分五裂。

因而在元代出现类似与鬼谷下山、萧何月下追韩信、尉迟恭救主、三顾茅庐等汉民族英雄人物的青花罐就更不太可能,文字狱向来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要统治工具之一,又怎么会去宣扬汉人的英雄?

更为甚者,三顾茅庐、风流王涣等取自于演义小说或者戏剧的故事,就更不太可能出现在元代,三顾茅庐虽然源自于出师表,但是真正广为人知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代,所这也从侧面说明元代的青花瓷器不太可能出现人物故事的图案。

还有一个明显的证据就是在很多明代重臣的墓中发现了有人物故事的青花瓷,比如沐英墓,曾经出现一只月下追韩信的玉壶春瓶,则更说明了有人物故事的青花瓷并非是元代的玩意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