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章 初识赌和田玉(1 / 2)
皖省有位有位商人06年左右,花了160万元,赌中了一块玉,解开之后在当时的价值过亿,从此一举成名,也间接地带动了赌和田玉的风潮。
这个故事和翡翠王麻老当年帮助阳美商人以125万元赌中价值过亿的翡翠如出一辙,都是引领一时之风潮流,更是造就了无数前赴后继、怀揣暴富梦想的赌客。
当然,赌翡翠的历史更加久远,只是国内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再次风行开来。
所谓赌玉,其实就是赌籽料内部的表现,籽料才是真正具备和田玉的特点,当然子玉也有好有坏,很多籽料的表现比山料和山流水不知道差了多少倍,因此赌玉一般都是赌籽料的表现。
而山料则是开采与矿脉的原生矿石,山流水则是由于原生矿脉在自然风化之后脱落,被雨水冲刷至河流上游,而被采玉人发现。
因此这两种玉料也具备较高的赌性,往往谁也不知道其中到底蕴含何等品质的玉肉,卖家为降低风险,买家为获取巨额利润,自是一拍即合,赌玉也就这样产生了。
事实上,赌和田玉并没有如同赌翡翠一样形成一门学问,很多人都在摸索之中,更多的时候完全是在碰运气,当然也有些世代以采玉为生的人,各自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
李墨白的祖上却是有位爱玉的先人,在和田玉方面浸淫一生,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断玉之术,先太爷李汝州自是根据笔记将这些经验总结了出来,于是,李墨白自是拥有满腹的理论知识。
飞机到了乌市之后,李墨白直接到了酒店,非常低调,没有惊动任何人,换了一身行装后,便立即前往二道桥市场看料,李墨白现在最缺的就是赌玉的经验。
和田玉不比翡翠,翡翠的矿脉并非商家所说的那样近于枯竭,和田玉的矿脉却是真正的趋于枯竭,和田境内的玉龙喀什河河床已经被翻来覆去地翻了过万遍,一点也不夸张,生态环境已经被大肆破坏。
李墨白首先来到玉料集中的市场,就是增加上手的经验,只有经过不断地上手实践,理论才能发挥效果,否则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到了市场后,李墨白自是认真地看了起来,只是子玉非常罕见,更多的都是山料与山流水,不过李墨白也没有指望在市场上看到好的子玉。
李墨白虽然贵为翡翠王,但在和田玉方面就是典型的新人,没有任何的知名度,看到李墨白一身游客打扮,也没有人重视,虽然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假料”,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李墨白的情绪,反倒是看的悠然自得。
一下午时间,李墨白初步的熟悉了和田玉,也买了不少块头不大,但是颇有特色的料子,晚上有继续开始研究分析。
第二天李墨白又出现在市场上,这次李墨白却是更有心得,看起料子来更加得心应手,只是能入眼的好料子却是不多见。
李墨白正在观看眼前的一块山料的时候,却听说有人解玉,心中便是一动,有心过去观摩一番,不过李墨白并没有着急,而是准备将眼前这块看上去很是普通的籽料看明白之后再过去。
眼前这块籽料,块头不大,重量为2.1公斤,有色皮,但是色皮的表现很差,一看之下竟然能看到5种以上的颜色,相当地杂乱,令人对其内的玉肉相当怀疑,这块料子即使以现在的表现只取一种颜色,绝对身价倍增。
李墨白仔细看了一番,问过老板的价格后,居然发现这块籽料居然也要5万元,这块料子也基本被当做一级籽料在销售,李墨白很是气短。
不过李墨白并没有在意价格,让老虎给取了5万块之后,便去看刚才的解玉。
李墨白走过去的时候,买家已经开始切玉了,四周有不少人在围观,这样的现象在玉石市场司空见惯,一点也不稀罕,时常有玩家或者游客花钱切着碰碰运气。
待到李墨白和老板完成交易后,走过来观看解玉的时候,买家已经开始切了,听着传过来的切石声,李墨白感觉自己的血液有些沸腾的感觉,赌乃是男人的天性,就如同男人之于美女一样,不是不好色,而是内心的邪恶被各种道德伦理所约束。
看了一眼这块正在被切开的料子,李墨白发现是一块看上去还不错的籽料,约有5、6公斤的样子,块头算是不小了,只是皮色的表现在李墨白看来风险很大。
不过李墨白从切石的线路来看,李墨白知道这位买家是个老手,下刀很浅,却又切到好处,赌玉不比赌石,赌石就算是从中间一刀切,也没啥大不了,但是和田玉就不一样了,和田玉的籽料的块头都不大,而且顶级的羊脂白玉是按照克重计价,一克羊脂白玉的价格可是黄金的数十倍,要是从中间一刀切,恰好是羊脂白玉,哭都没有地方。
当然羊脂白玉就如同翡翠的玻璃种帝王绿一样罕见,但是和田玉更多的时候是做摆件才更有价值,所以对于解玉的技术更加讲究,这一刀下去不但要考虑里面的表现,还要考虑这块料子的用途,总体来说却是比切翡翠难了不少。
李墨白知道这位买家非常谨慎,下刀浅虽然未必能一刀见肉,但是却能保证不破坏玉肉的价值,当然现在里面的玉肉表现如何还未可知。
就在李墨白正在依据自己的认知分析这块料子的时候,切石机停了下来,迎来的是一整惊叹之声,叫好之声也是此起彼伏,“好,涨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