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庆州都督(1 / 2)

加入书签

“若昔帝王之经武,本七德以和众安民;惟我祖宗之有邦,逮百年而胜残去杀。忠勇将军、虎贲将军大唐长驸马秦风忠力济时,忱诚徇国。沈勇多谋,有卫青制敌之机,霍去病之智勇,所向无前,以征必克。功绩著于家邦……特受庆州都督一职,掌领庆、绥、延三州军事,卫我大唐之北疆。”

长长的一道诏命,秦风也正式授命为庆州都督,负责长安以北庆、绥、延一线的边境安危。

“陛下,臣反对!”

召书刚刚念完,马上有人跳出来反对。

秦风一看,郁闷坏了。竟然是自己的老徒弟孔颖达。

“孔卿家有话请说。”李世民心知这项任命肯定不会那么容易通过,他心里早有准备,对手孔颖达出来反对,他并没有意外,所以和颜悦色。

孔颖达肃然道:“陛下,小秦将军文武双全,智勇双全,确实是不世之才,可他毕竟只是十六岁的少年,亦无单独领军之经验,贸然担当重任于国不利,于他不利。庆州一线关系重大,不宜儿戏。”

在唐朝都督的权力极大,都督固然主要负责地方军事,掌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等所有关乎于军事的事物,但也有总判府事的权力。也就是说只要他愿意,一样能够兼理民政,施行军政两头抓。一旦秦风坐实了庆州都督之位,那么,他就是三州之地的土皇帝,老实说,孔颖达反对的理由很充分,毕竟,秦风毫无资历可言。

“孔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臣认为小秦将军足以胜任庆州都督一职。”大唐首相房玄龄悠然出列道。

“论文自不用说,论武小秦将军是武壮元,具有徒手弑虎之能!论军,独自一人训练出大唐第一军,当今十二卫无不学习小秦将军治军、整军之道;大家都知道目前惩治贪官污吏之法尽皆出自小秦将军之手,吏治就更不用说了吧;若说他无单独领军之资历就更加说不上了,我大唐立国十年,除了小秦将军,谁有率领大军深入大漠千里之经历?千人北上丝毫无损,不但成功让颉利、突利、夷男相互怀疑,并且最终发生了内战,而且,时至今日,对方还不知道当时的那股神秘大军是谁,伤敌无数,过了半年敌人还不知对方是何方神圣,这不是能耐是什么?如果非要以年龄来定论,那么小秦将军确实不够资格,但诸位想一想,前有甘罗十二拜相,后有霍去病深入大漠,逼皖‘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古有先例,我大唐难道就没有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勇气么?”

杜如晦亦道:“陛下,臣赞同房相之言。除此之外,庆州位于灵州、代州之间,左有兵部尚书李靖、右有左威卫大将军李绩牢牢看守,一个四分五裂的突厥已经无法威胁我大唐边境,庆州一线乃是第一道防线,即便动兵也不至于到此,故而,作战的机会十分渺小。秦风担任庆州都督,第一,能够人尽其才,第二,能够为我大唐培养后继人才。诸位大人,请大家好生想一想,李尚书已经五十七,李绩将军已有三十四,李道宗已近三十……再过十年二十年,若现在不培养下一代中坚力量,十年、二十年后,还有几人能为我大唐守护边疆?汉景帝富甲天下,可用之将唯有周亚夫一人,其中的悲哀与苦楚尤有眼前。现在不给后辈人才机会,难道非要置我大唐于无将可用的时候才悔不当初么?”

房玄龄从才华上分析秦风可担重任,杜如晦则历数了当朝名将的年龄,为大家敲了警钟,同时,也借助李靖、李绩二将的威望来打消了大家心中的疑虑。

二相出面,顿时压下了一大片大臣的异议,满朝文武除了窃窃私议以外,再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的。

长孙无忌尽管不愿,但,房谋杜断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几乎阻挡了所有的理由与借口,连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他知道李世民早有定断,他狡猾似狐,心知此刻要是出声反对李世民的决定并没有任何好处!索性不言。

蓦然,狭长的双眼一亮,看了房杜二相,又看看稚气未脱的秦风,意味深长的笑了一笑:“对哦,让他到北方折腾去。免得他在朝只有多接触陛下的机会,要是打的不漂亮……哼哼,那就怨不得老夫了……”长孙无忌心念于此,道:“陛下,房相、杜相言之有理,臣赞同。”

随着最有影响力的三大首领先后表态,庆州都督最终落到了秦风的身上。

“秦风上前接旨!”

“末将领命,定不负众望。若异族胆敢进入庆、绥、延地界,必教他们有来无回。”秦风慎重的上前领命,自信十足的夸下了海口。

李世民难掩鼓励的神色,道:“小秦将军,你有何要求尽管道来。”

秦风接过任命,提议道:“兵贵神速,末将希望能够不带粮草,明早即刻出发!”

李世民沉声片刻点头道:“好,朕既任命你为庆州都督,这事情由你来决定。朕这就快马加鞭,沿途吩咐地方官员沿途相助。”

古代行军,分为好几种方式,若用能够理解的词语表示就是正常行军,急行军,还有加急行军,是根据战情不同而改变的行军方式。

正常行军这个不用说,寻常的速度,寻常的赶路,物资辎重齐备,以稳妥为主;急行军则意味着赶路急行,自带吃喝以及一些轻便的物资,笨重的物资则需要弃之一旁,减少部队负担,加快行军速度。加急行军连吃的都不带,只带兵器衣甲,闷头闷脑的赶路,只有在战况万分危急的时候,才会选择的行军方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